昭国动手,他们也不再纠结于怎么救出火玄凌。
今天就准备离开,我没有亲自送他们,不仅是因为他们不够格,还有万州诸事未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我收买了赤昭国使团两人,分别是礼部侍郎和吏部主事,他们两人会在回到赤昭国后步步高升,为我所用。
……
十一月初,十万大山久攻不下杰的驻守的城池,大军未能前进一步。
十万大山的人熟悉围剿他们的士卒进攻方法,因此杰这两年很难剿灭山寨。
同样的,万州边境的士卒也很了解十万大山之人的攻城,两边是“防守”的一方天生就有优势,
如果是其他军队,早就因为死亡人数过多而放弃攻城,但他们就像下定决心一样,进攻更加疯狂。
十万大山的士卒是很疯狂,但高层却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
高层内部已经开始发生争执,并且愈演愈烈。
攻城死了那么多人,两年后还怎么抵挡呲呀国的北上?
虽然他们还没有彻底分裂或退军,但已经可以看到一些苗头。
如果不出意外,他们应该会在明年三月左右退兵,或者大部分人退兵,无法保持几十万人的进攻。
这不是预言,是我的猜测。
一切都是因为“吃”的问题。
山地贫瘠,还不回去种地只有饿死。
就凭山上的野果、猛兽、野菜,是养不活他们这么多人。
……
十一月中旬,柳寇传回消息。
北陵国正在往晋、辽、泗州偷偷运送“红衣大炮”,估计三州各有三门。
并没有发现粮草运送的踪迹,但……边界福、常举、南相三州的粮税变多,变成了三十税七。
不用看柳寇接下来的文字,我都能知道北陵国皇帝在打什么主意,利用增加粮税获得粮草。
因为这些粮草肯定是留在地方粮仓,真打起来的时候,再收集这些多征收的粮食。
既然北陵国真的打算明年开战,我自然要有所应对。
我“明目张胆”向边界将领示警,就是希望北陵国能缓几年开战,毕竟已经没有了所谓的先机。
为了以防万一,我让谷将军的骁勇军一同和文将军驻守泗州边界。其他州暂时不管。
现在又是冬天,不利于大军北上。
增强泗州防卫是那里是离京城最近,防止被北陵国斩首。
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