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她年纪不大,但真生起气来也是蛮唬人的。
说完高考,徐娇娇又放出另一颗炸弹。
这回轮到杜育书跟杜少言彻底坐不住了。
“娇娇,你说的那个家庭什么联什么制究竟是什么意思?是说以后土地就归个人,不用再靠挣工分过活了是吗?”
徐娇娇话音刚落,杜育书就迫不及待开了口。
“叔,土地还是国家的,咱们是以家庭为单位来跟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到时种地挣的钱,除了一小部分按规定上缴给集体以及缴纳国家税金外,其余全部都归咱们自己所有。这么说,您能听明白不?”
“明白,明白了。就是今后土地会分田到户,至于挣钱多少,就看自家能耐了是不是?”
“没错。”
徐娇娇前世是城镇户口,从小到大都没种过地。
不过按林枭跟邢德顺的原话,大致就是杜育书说的那个意思。
“哈哈,真这样的话那感情好啊。这样大队里谁家勤快,那今后肯定就不会饿肚子了。”
当前工分制度,除了特殊情况外,每天每人是有上限的。
男的每天上限是十个工分,女的每天上限是八个工分。
这样也就导致有大把力气的人干满十个工分后就不会选择继续干活。操作上流于形式,致使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普遍存在,按劳分配原则根本无法体现。
跟杜育书乐观态度不同,杨桂梅听完后,却蹙起了眉头。
“老头子,这件事听起来的确不错,可真正实施起来,我看没那么容易。”
“是啊,爹,您刚刚也说了,这样的话大队里勤快人家的确不会再饿肚子。可您别忘了,大队里的五保户跟好吃懒做的混混同样也不少……等文件真公布那天,队里肯定会有人出幺蛾子。”
对于包田到户,杜少安同样不算乐观。
“呃,你们说的也有道理。”
高兴过后,杜育书也意识到改革的艰难性。
在他打退堂鼓之前,徐娇娇连忙说道:“叔,勇于破旧,才能立新。我们能从原虫到人类,从野蛮到文明,就是因为没一刻不在革命。
推行‘包产到户’最开始的确可能辛苦点,但为了大队的未来,您可千万不能退缩啊。”
毕竟您都退缩的话,我没法跟大领导交待啊!
“是啊,爹,娇娇跟我可是在大领导跟前立过军令状的。这要是推行不了……”
“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