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的伤害,又不能顺应四季的变化,违背寒暑的适宜性,贼风屡次侵袭,虚邪早晚不断侵犯,这样就会内至五脏骨髓,外至空窍肌肤,所以小病会加重,大病就会死亡,因此祝由的方法也不能治愈了。
黄帝说:好。我想在给病人诊治时,观察病人的生死,决断疑难病症,想知道其中的要领,就像日月的光辉一样,能告诉我吗?
岐伯说:气色和脉象,是上天所重视的,也是先师所传授的。上古时期,让僦贷季整理气色和脉象而通达神明,结合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等,不背离正常的规律,观察它们的变化和转移,来领悟其中的奥妙,了解其中的要领,要想知道要领,那么气色和脉象就是关键。气色与太阳相应,脉象与月亮相应,经常探求其中的要领,就是要领所在。气色的变化,与四季的脉象相应,这是上天所重视的,也是与神明相合的,所以能远离死亡而接近生命。养生之道得以长久,这就叫做圣王。
中古时期治病,病刚发生时就用汤液治疗,十天就能治愈八风五痹等病,如果十天还没好,就用草苏、草荄的枝叶作为辅助,标本都得到了,邪气就会被制服。
而近世治病就不是这样了,治病不根据四季的变化,不了解日月的运行,不审察疾病的顺逆,等病形已经形成,才想用微针治疗外部,用汤液治疗内部,医术粗浅的医生鲁莽行事,认为可以强攻,结果病还没好,新的病又产生了。
黄帝说:我想听你讲讲治病的要领。
岐伯说:治病的关键,在于不要失去气色和脉象,运用时不迷惑,这就是治病的重要法则。如果违背顺逆的规律,标本不得要领,就会失去精神而危及国家!抛弃旧的方法,采用新的方法,才能得到真正的医者。
黄帝说:我从你这里听到了要领啊!你说的不离气色和脉象,这也是我所知道的。
岐伯说:治病的极致在于一个“一”。
黄帝说:什么是“一”?
岐伯说:“一”就是要因顺病人的情况。
黄帝说:那怎么做到呢?
岐伯说:关闭门窗,把病人绑起来,多次询问他的病情,顺从他的心意,精神旺盛的就会康复,精神衰败的就会死亡。
黄帝说:好。
五、《黄帝内经·素问》中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 古今治病方法的差异及原因:
古代: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