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阳气失其正常作用,人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也会暗弱不足。阳气能向上运行并卫护身体。如“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阳气失常的病变:
因寒邪侵袭,阳气被束缚,会起居烦乱、神气浮躁;因暑邪侵袭,会汗出、烦躁、喘促,或多言、发热,汗出后热退;因湿邪侵袭,会头部沉闷,湿热不除会导致筋脉拘挛或痿弱;因风邪伤气,会发生肿病,四肢交替浮肿,阳气衰竭。
人在过度烦劳、大怒等情况下,阳气也会失常。烦劳过度使阳气亢盛、阴精亏损,到夏天易发生“煎厥”病,出现目盲、耳聋等症状;大怒会使血气隔绝、血脉郁结,筋脉受伤、肢体痿废,还可能导致半身出汗、半身不遂等病症。
3. 阴阳的辩证关系及协调的重要性:
阴气的作用是藏精并化生阳气,阳气的作用是卫外固密。阴虚不能平制阳气,会使脉流急迫,阳邪侵入阳分加重会致狂病;阳虚不能平制阴气,会使五脏之气滞乱交争、九窍不通。
圣人注重调适阴阳,可使筋脉柔顺、骨髓坚固、血气通畅,身体内外和谐,邪气不能侵害。
4. 疾病的预防与调养:
提出要顺应自然规律,如顺应四季气候变化,保持精神安定、行为适度,可抵御外邪。例如“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
强调饮食五味的合理调配,五味偏嗜会伤害五脏。如过多进用酸味饮食,会使肝气太盛、脾气衰竭;过多进用咸味饮食,会伤骨、使肌肉萎缩、心气抑郁等。
七、用不同词牌名来赞《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人体阳气与自然的奥秘》的内容:
《沁园春·生气通天论》
阳气通玄,自然奥秘,论道内经。探阴阳互动,生机无限;身心康泰,气畅神清。天地相连,正邪分辨,智慧光芒照世明。千秋颂,悟乾坤至理,妙义含情。
温濡润泽充盈,令生命蓬勃活力呈。看运行有序,畅通无阻;调和燮理,百脉皆兴。养护真元,平衡持守,顺应天时保泰平。传承远,赞中华宝典,璀璨繁星。
《水调歌头·阳气与自然》
生气通天际,奥秘蕴其间。自然阳气相应,玄妙有无边。温煦身心康泰,脉络流通顺畅,天地共相连。智慧光芒绽,妙论载千年。
辨正邪,遵道纪,保平安。运行不息,调和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3页 /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