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走时扭曲的面容,忽然想起兄长临终前攥着他的手,气若游丝地说:"记住,世家之争,不死不休。"雁翎刀上的血珠坠入尘埃,混着灰烬,在青砖上洇出狰狞的纹路。这场权力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深秋的边关银城,霜雪初降,将城墙染成斑驳的银灰色。城楼上的铜铃在朔风中叮当作响,与校场传来的兵器碰撞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
而临江都城皇帝和威望日渐隆回,龙辇停在城门口,望着城内熙熙攘攘的商队,身后的军师低声道:“陛下,世家们的算盘,终究没逃出您的掌心。”
皇帝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城墙上“新”字大旗。自王家倒台后,这场由朝廷主导的扩张之战,早已超出了单纯的领土争夺。
世家们起初对银城的归属虽有不满,却也深知这是帝王底线。不过,他们很快便在别处找到了突破口——以商路为网,将触手伸向新占的城池。
张氏家主张承业此时正在校场点兵。他望着士卒们崭新的玄铁铠甲,指尖抚过刀柄上的纹路。这些军备,正是朝廷从国库调拨的战利品。“家主,赵国的李氏族长求见。”一名护卫匆匆来报。张承业挑眉,李家作为赵国老牌世家,能主动投诚,背后必然藏着更深的算计。
议事厅内,赵国李氏家主李崇明将一卷羊皮地图铺在案上,目光灼灼:“张兄,这是赵军在云州的布防图。只要能拿下云州三城,我们李家愿让出三成商税。”张承业凝视着地图上标注的粮道,忽然轻笑:“李族长,这三成商税,怕是要搭上李家的人脉?”
李崇明一愣,随即大笑:“果然名不虚传!实不相瞒,我族与赵军主帅是姻亲。只要朝廷承诺战后保我李氏地位,里应外合之事,包在我们身上。”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算计与野心。
与此同时,京城内的世家府邸也不平静。王家倒台后空出的利益,成了众人争夺的焦点。前镇国公府内,老国公将一块刻有“云州通商”的令牌抛给儿子:“明日就启程,记住,银子要撒得巧妙,关系要织得紧密。”少国公接过令牌,眼中闪过精光:“父亲放心,儿臣已与赵家的女儿定了婚约,这盘棋,我们势在必得。”
随着战事推进,朝廷与世家的合作愈发紧密。皇帝亲自颁布诏令:“凡献城立功者,可世袭商铺税赋;助战世家,可优先划分通商口岸。”这道诏令如同点燃干柴的烈火,世家们纷纷倾巢而出。张氏精锐与赵国李家私兵组成联军,直取云州;镇国公府则暗中打通粮草运输线,将朝廷军备及时送往前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