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越界,从谁家那进来的,谁家就下大狱。若是能第一时间阻止外国人越界,算是将功补过,挨板子惩罚一下,若是对大燕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轻则判刑蹲大狱,重则满门抄斩,连带全村没收之前奖励的田产,还要加重赋税。
但是干得好,也会有奖励,倒时候每年由戍边军和衙门统一评选出最优秀的地段,奖励一笔银子,发个大奖状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咱们戍边军可以几里设一个岗塔,用望远镜盯着各处就行。到时候有百姓自发的巡逻,有情况一吹哨,岗塔上一瞧,信号弹一发,军营根据信号弹的位置直接派兵过去,这多节省时间啊。”
要说朝廷出徭役架起一个边境隔离线,费用都得朝廷出,征徭役不好征,抓流民过来以工代赈还得出粮食,盖完了之后后期没人维护那就等于之前白忙活,不到一年就得破损得不成样子。
徐焕的这个‘三包’就是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万一对面的国家想走私岂不是更容易?只要趴在墙头跟咱们的百姓商量好就行。”杨远威问。
“走私肯定是要重罚的,而且还要去对方的国家找麻烦,谁让他们监管不力呢?咱们这边设立几个交易口,进出口关税可不是小数目,这笔收入做大了,就可以给当地的百姓减免一些税收。主要还是让百姓看到听从国家指挥就会给他们带来好处这件事,他们才不会为了贪图蝇头小利就去做铤而走险的事。”
这件事燕铄放在了心上,到了金家山,他就赶忙给父皇去了一封信,不出十天,这件事就开始落地。
边境各村好多都是灾区,有旱灾的、蝗灾的、匪灾的,百姓眼瞅着就要活不下去了,这个政令一出,他们自是不愿意的。
各县衙门纷纷上书,皇上那边又拨了一笔款下来,用于购置粮食和粮种作为第一批签责任书的奖励,戍边军也安排人手挨个村子讲解这件事。
有了第一批签的,得了粮食和种子,就有第二批签的。
第一批根据戍边军画的线只插了竹子或者木头,你家这样做,我家也就跟着效仿。
边境隔离线第一期工程就很粗糙随意,那篱笆缝隙大得能钻出去一条野狗。
但好歹能有个隔离,让边境线变得清晰。
随着某家篱笆被风刮倒之后下了大狱这件事的发生,各家开始想办法加固隔离线。有用双排木桩子的,有夯土坯墙的,有垒大石头的,一个村表现得好受到了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