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建议:“我们可以和国际上其他研究类似微观粒子的团队合作,共享数据和思路。有时候,旁观者清,他们可能会给我们一些意想不到的启发。”
他的提议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毕竟科学无国界,合作也许能带来新的突破。
孙连城听着大家的发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虽然面临巨大的困难,但看到大家如此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案,他感到无比欣慰。
“这些建议都很好,我们可以逐步尝试。”
他说道,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起来。
在讨论过程中,也有人提出了担忧:“增加实验次数需要更多的资源,包括资金和时间,我们的科研预算已经很紧张了。而且和国际团队合作,可能会涉及到知识产权等复杂问题。”
这就像一盆冷水,让会议室的气氛又凝重了几分。
但很快,又有科研人员回应道:“我们可以向政府和企业申请更多的科研资金支持,同时在合作协议中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只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他的话语重新点燃了大家的希望。
此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会议桌上,照亮了那些写满思路和方案的纸张。
科研人员们就像一群无畏的战士,面对皮姆粒子研究这座难以攻克的堡垒,毫不退缩,他们要用智慧和毅力,一点一点突破眼前的困难,向着未知的科学领域继续进发。
而在科研所外,微风轻轻拂过,似乎也在为他们加油鼓劲。
侯亮平坐在杂乱的办公室里,四周堆满了从科研所搜集来的文件资料。
阳光艰难地从堆积如山的文件缝隙中挤进来,在满是灰尘的空气中形成一道道微弱的光线,尘埃在光里飞舞。
他已经在这些文件中翻找了无数遍,就在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份陈旧的合作文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文件上显示科研所曾经和一家国外公司有过合作,他的眉头微微一皱,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这家国外公司?之前怎么没注意到。”
他拿起文件,仔细查看其中的内容,心中泛起了嘀咕。
文件上的信息并不多,只是简单提到了合作项目的名称和时间,但这寥寥数语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侯亮平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他感觉这里面可能有问题,也许这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突破点。
侯亮平开始着手调查这家国外公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