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推这个人的出身事迹,见诸于文献的记载上却是极少的。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信妃子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此引发了晋国一系列变乱。
后,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因此畏惧而逃亡向外,重耳为避难奔逃向翟国,随行贤士能者多人,有五个较为有名气的,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以及介子推。
那时介子推只是重耳门士其中之一。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了十九年。期间他们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了“险阻艰难”。
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国国君,介子推也是尽了犬马之劳的。
史上有个传说,叫做割股充饥,说的就是,重耳出亡逃向翟国之时,先是其父晋献公派兵追杀于他,后又是其兄弟晋惠公使人追杀于他。
重耳在生死存亡际,背井离乡逃亡他国,一路上,经常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有一年,他们逃到卫国境内,随从中有一个叫作乌须(一作里凫须)的,起心偷光了重耳的所有资粮,自逃入到深山去。
重耳一帮子人,无粮无钱,饥饿难忍。便向几个田夫乞讨,可不但没有要来什么饭菜吃食,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了饭菜,给戏谑了一番。
重耳身为王公贵子,好几日不得饮食入腹,人都快要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继续活命,介子推便到一山沟里,把自己腿上的肉,给割了一块下来,又与采摘来的野菜,一同熬煮成锅汤食,给重耳吃下。
当重耳吃了人肉野菜汤食后,恢复了往日生机。而当他知道,所食之汤食,是介子推从腿上割下来的肉时,重耳大受震撼与感动,声称若有朝一日,自己做了君王,定要好好报答介子推。
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一个难能可贵之人。
然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之后,重耳得以回国,一下子从一个逃亡者,变成了手握大权的晋文公姬重耳。
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他便出兵勤王去了,“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子推”。
对此,介子推没有像壶叔(一名陶叔狐)那样,主动请赏。又有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无须赏赐他人。
介子推却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于自然,没必要得到什么奖赏,并以接受这种奖赏为耻辱。而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
小主,这个章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