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亡。至江南而复出,所以多有伪书杂乎其间,如《关尹子》亦然,好处尽好,杂处尽杂”。
而称此书为《文始真经》乃是道家兴起之后的事情了!有点相似于《庄子》被称作《南华经》一样。
因为庄子被封做了南华真人,所以他的着作也改称做《南华经》。而关尹子被封做了文始真人,所以其书也改称做《文始真经》。其中的思想片断,多保留在《吕氏春秋》、《庄子》两书中。
《文始真经》其主要思想是“常无”“常有”“太一”。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
作为万物的根本。以濡若谦下作为外在的行为准则,内心空灵虚静,与万物和谐相处。顺应自然,因势利导,静处平静不杂。不为人先。与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相似。
唐时陆德明《经典释文》载曰:“尹喜字公度。”汉刘向认为,关尹子,名喜,号关尹子,或曰关令子。
尝请老聃着《道德经》上下篇。全书分一宇、二柱、三极、四符、五鉴、六匕、七釜、八筹、九药等九篇。
一宇篇说明:不是有道不可说,不可说就是道,不是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就是道。天、命、神、玄合起来就是道,天下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天、命、神、玄的。
二柱篇说明:象碗、盂、瓶、壶、瓮、盎都能建天地。龟甲、兽骨等都能占吉凶,天地万物都有它形成存在的道理。
三极篇说明:圣贤之人治天下,不能以主观意志来评论贤愚,评论一件事的是非也是如此,要客观地看待一个人或一件事。
四符篇说明:精神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互生互灭,来无首,去无尾。并以五行之间的关系来说明精神的存在和变化。
五鉴篇说明:外界事物和主观自我的关系,人的情绪心理变化和各种欲望的产生都是受此制约的,并有各种神鬼在起作用。
六匕篇说明:人的品性和平常做梦的关系,例如,好仁者多梦松柏桃李,好义者多梦金刀兵铁,好礼者多梦簠簋笾豆,好智者多梦江湖川泽,好信者多梦山岳原野等等。
七釜篇说明:道的根本是虚无,把事物归于道的人能够得到一些启迪,事物的本质是存在,用道来衡量事物,能够使之周全。得道之人可以辅佐治理天下,至少也能使自己独立于世上。
八筹篇说明:人的心中有万物,那就是心里想到了这一切,也就是心有所到之处。心有所结先凝为水,心慕物涎出,心悲物泪出,心愧物汗出等等,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