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观想参详了《黄庭经》,知道这是一部道门上清派的主要经典,也被内丹修行者奉为内丹修炼的主要经典。
《黄庭经》成书年代,大致介于东汉晚期到晋朝以前。又名《老子黄庭经》,是道门养生修仙专着。《黄庭经》主要的内容包括《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内景玉经》。两晋年间,又新增了《中景经》。
《黄庭经》原作据说是圣人老子所着,也就是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所写。后来由天师道魏华存新创,为道门传道世人,而普传于世。
《黄庭经》多由七言歌诀组成,《外景经》一百九十七句,《内景经》四百三十二句,说的皆是道门存神养气的修持之术。
《黄庭经》的要义在于,其将世人之体的五脏六腑、骨节毛孔与天神一一对应。认为人身的每一个生死门户都有主管之神,只要存思诸神,使之返归体内,便可得道成仙。
《黄庭经》存思诸神的具体方法是“内观”,或称“内视”,凝神静虑,使人的意念与天神相汇,便可达到天人合一的神仙境界。(此一点,与石中观想参详之法,大相径庭,如出一辙)
《黄庭经》在汉代流行的五脏神基础上加以扩展,提出了三丹田、八景、十二真的人体身神论,清晰地描述了这些身神的名称、外貌及功能。
《黄庭经》为上清派重要经典,全真道功课之一,被道门内誉为“寿世长生之妙典”。
《黄庭经》为历代炼气养生者所重视,不断研习、缮写、注释者不乏其人。
唐末五代的炼气养生家,道门吕祖吕洞宾曾有一首《题宿州天庆观诗》云:“肘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
宋代时,诗人陆游喜好养生之术,他在《道室杂兴诗》中说:“白头始悟颐生妙,尽在黄庭两卷经。”足见后世养生家对《黄庭经》的重视。
后来修道者,根据现有史料,略窥《黄庭经》年代之上下限,《外景经》之韵例似比《内景经》更古更早。
《外景经》韵例可早到两汉,晚不过三国时期。《内景经》韵例与东汉魏晋诗文用韵相合,而以魏晋尤为可能。立足于用韵烙印时代,重新审视史料,将会使修者得到新的启示。
《列仙传·朱璜》有云:“朱璜者,广陵人也,少病毒瘕,就睢山上道士(黄)阮丘丘与璜七物药,日服九丸。
百日,病下如肝脾者数斗与《老君黄庭经》,令日读三过,通之,能思其意,如此,至武帝末故在焉。”
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