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皆都有丰富的论述,《南华经》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
对于《南华经》的理解和感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南华经》中的思想,让人认识到远离尘世纷扰、寻求精神上的逍遥自在,才是最适合人内心的生活。
比如“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清楚的表明,一个人如果深陷欲海、贪婪无度,就会失去生命中的灵性与智慧,错过人生中许多好的机缘与福报;而如果淡泊名利,生命中的灵性与智慧就会比较丰富,就会得到人生中许多好的机缘与福报。
又比如“淡然的心态是长生不老的良药”认为心中不能有波动,应处之泰然,否则就会劳损形体、损耗精气神。
也有人认为《南华经》让人懂得朴素是人的底色,根底在于坦荡真诚。一个朴素的人,不会去做任何的伪饰,会不遮不掩地向人坦露自己的真实面目。
他的衣着、谈吐、表达、行为,都不是为了表现,也不是为了掩饰。
朴素的人清澈而透明,可亲又可近,且值得敬重。“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便表明,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淳朴本性的话,那么世界上谁也无法与他争夺“美”。
亦有人认为《南华经》中的寓言故事让人明白目光短浅、贪图蝇头小利、忘记利益背后的危机是商场大忌。“见得而忘其形,见利而忘其真”,便提醒人们要小心利益背后的陷阱。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南华经》作为道家经典一部,其中论述充满了深邃的智慧和人生哲理。修者阅读《南华经》自能收获很多理解与感悟。
只不过,由于《南华经》的表述较为抽象和深奥,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但却莫就此气馁,修者可以结合万维网上,以及能人异士的一些注解和解读,辅助理解感悟,进而从中修有所成,明悟借假修真的真谛所在。
话说战国时期的宋国,庄周尚是一名平凡人氏。他居住在宋国蒙城。生性淡泊,不喜名利,不慕前程,整日深居简出,却是怡然自得。
一日的午后,庄周在自家小院里的那张竹制躺椅上小憩。
他家院中种了几株梨树,一棵棵树上枝叶繁茂,叶影婆娑。微风徐徐拂过,树叶便是沙沙作响,空气中也是飘散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如此惬意的环境中,庄周小憩午睡,自然而然地渐渐进入了梦乡。梦里,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于花丛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