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违抗师命,虽有无奈,只好送唐小仙下了山。唐小仙与罗双拱手执礼道了分别,罗双却是说了句:“后会有期!”便是闪身不见。
唐小仙回到城中,却发现早已物是人非。他找了许久,才找到自己的家。但见那房屋已然破败不堪,见门口坐着一个顽童,正在拔草鸡玩耍,便是躬身问道:“小哥儿,这里可是唐小仙的家吗?”
那顽童闻听大人对他讲话,却是不答,害羞的跑进自家屋里,就见一个老人走了出来,回答道:“是的,是的,这里是唐家,你是谁呀!?”
唐小仙听他回了话,忽然心有所动,却原来,自从他离家而去,现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当年才七岁的儿子,现已是死了!如今眼前的这个白发老人,却是他的孙子,那小童子是他的玄孙。
一开始,唐家人都不相信唐小仙是真的曾祖父,因为他还是个三十岁不到的模样,后来叫来曾祖母张氏,才是确认了真相。
而这张氏,也是一点没有变老,和唐小仙离开的时候一模一样。夫妻二人时隔百年,又得同聚,自是情浓意浓。
后来唐小仙才知道,自打他起了问道之心,离开城中之后,张氏一个人含辛茹苦,又当爹又当妈的养育膝下子女,大约过了十年时间,一个老婆婆把张氏带上山去。那时与自己欢好的,正是张氏,非是虚无幻觉。
夫妻二人相继离家,孩子们没了大人管束,自不知何去何从,一生苟且,一事无成,好吃懒做下,就把好好的家业全败光了!如今孙子一家只得了这么座残垣断壁的破烂地遮风挡雨。
唐小仙并不想和子孙们挤住在一起,就带着张氏出了城,他们找了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结庐住下。
唐小仙靠替人写作文章家书,换些钱粮过活,张氏则是织布售卖,他们的生活虽然简单,却也其乐融融。
张氏很喜欢山里的银耳,觉得和旧时家里的一样美味,二人便常常同熬羹汤,吃一些银耳羹。
又过了约三十年左右,罗双不请自来,再次找到了唐小仙夫妻二人。
这一次,罗双直接把夫妻二人一起带上了山去,老道士见了他们,只是说道:“时机成熟了!”
从此唐小仙夫妻二,连同罗双一起,便在那山上观中修炼不出,再不问红尘凡世诸般。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
旧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