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山峭者崩,泽满者溢。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辱;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弊;根枯枝朽,人困国残;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见已往,慎将来;恶其迹者,预避之。”
《素书》有曰:“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看完令人深思
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
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
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重可使守固,不可使临阵。贪可使攻取,不可使分阵。廉可使守主,不可使应机。五者各随其材而用之。
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
释己以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
详体而行,理身、理家、理国可也。”
《素书》所曰,用大白话来说,其中之意是:“道、德、仁、义、礼,这五种事物与品性本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谓的道,就是人们所必须遵循的规律,然而普通民众又无法懂得和掌握他们所遵循的这些规律。
所谓的德,就是人们从大道那里获取的天性与本能,德可以使他们能够获取各自的需求。所谓的仁,就是人们彼此相亲相爱的品德,使人人都具有仁慈、同情之心,以保证万物能够顺利生长。
所谓的义,就是人们所应该做到的合宜言行,奖励善良的人与事,惩罚罪恶的人与事,以此来建功立业。所谓的礼,就是人们所应该遵循的礼仪制度,人们应该夙兴夜寐,非常勤奋地维护好人与人之间的伦理秩序。一个人要想修养好做人的基本素质,而道、德、仁、义、礼这五项基本准则,是缺一不可的!
贤明的人和有德行的君子,都明白世间万物兴盛、衰败的道理,通晓事业成功、失败的规律,知道社会太平、纷乱的局势,懂得把握进退的尺度。
所以,当时机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