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要说卖出去的是航母编队,就有些太抬举了,其实主要卖的是航母,编队是很残缺的。
本身三个编队就被打得半残,祝平炎又尽量给自己凑了一个完整的编队,剩下两个就更残了。
而之所以卖给这两个国家,倒不是因为华夏是他的故乡,而他又在大汉生活了很长时间。
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这两国确实是出价最高的。
这个世界上能买得起航母的国家,也就只有那四个。
首先排除秦国。
和价格没关系,秦国出多少钱都无所谓。
秦国不愿意撤兵,某种程度上就表明了态度,两国的和平未必能维持多久。
不管怎么说,肯定都不能再增加秦国的军事实力。
剩下的三个国家中,大唐是世界第一海权国,倒是很需要航母。
可是大唐本身就拥有最强的造船业,他们制造一艘航母的成本是世界上最低的。
他们需要航母肯定优先自己造,没必要花钱买。
而从技术上考虑,大唐也要超过秦国。
也不是说秦国的技术他们完全看不上,造船或者说造航母,是复杂且庞大的工程,肯定会有秦国比他们强的地方。
起码大唐可以自信的说,在造船这个行业里,大部分技术都是他们更先进。
至于那些秦国领先的技术,倒也有大唐想要的,但也有很多技术,是拿到实物也没法仿制的。
所以大唐不想买整个航母编队,他们更希望把航母拆解,购买其中的零件。
而实际上,天机连拆解航母的技术都没有。
与大唐相比,华夏和大汉的购买欲望就要强烈得多了。
首先从技术上考虑,这两国需要的技术要比大唐多得多,秦国在以前可是第二大海权国家,是海上唯一能和大唐掰手腕的。
而且这两国既要研究技术,也需要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大汉只有两艘航母,还都是几十年前从大唐购买的老型号。
华夏倒是有三个航母编队,可是在与大唐的海域争端越发严重的今天,也已经开始不够用了。
所以这两国都可以接受整个航母编队打包卖的提议,而且出价很高。
这是一笔大买卖,可以说是国际上交易量最大的军火生意了,货币甚至都不够用,祝平炎也不接受贷款,大部分是以实物交易。
大汉海军很差,陆军还是很强的,所以祝平炎用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