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办大事之前,都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名头。
一来,这是因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不容易给他人口舌,从而让自身陷入被动,无法应对。
二来,就是为了掩盖真实目的或者为非常规手段提供合法性。
这种手段不管在任何时代都是常见的。
例如——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以削弱诸侯,名义是“广施皇恩于诸王子弟”,实际是分化诸侯势力的这种,即是掩盖真实目的。
而“吴信”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整治“环境”,那么自然也少不了行使这种手段。
理由也很简单。
那便是他需要面对的可不是一些小官小吏,而是手握权力,执掌乾坤的一批人。
是自己曾经亲密的战友。
是大明建立过程中贡献最大的一批人。
是无论在大明何处何地都能找到战友的同志。
因此,为了避免这些人互相攀关系,为了避免大明陷入动荡,也为了让自己不心软,吴信也不得不这样做。
不过,这个手段嘛,却让吴信的面色变得有些奇怪。
因为不论怎么看,这个手段都跟他前世记忆中,一个朝代的案件有关。
而且说来也巧,那个朝代的全称和自己现在模拟中建立的国家缩写一样,也叫大明。
【解放二十一年二月三日,根据大明对于太学落榜人员的规定,吴念苏于今日离开了长安,并按照中央的决定,前往交州担任官吏,并履行自己扶贫扶智的职责。】
【这一天,你和你的妻子苏芷若站在长安城的城墙上看了很久很久。】
【你看着她的背影,在你的亲自安排的禁军护卫下,越变越小,直至消失。】
【吴念苏并没有像其他孩子离开前一样,获得父母的关心和忠告。】
【也没有像他们一样,上演着依依不舍分别的场景。】
【她有的,只有数名围绕在身边的护卫。】
【是的,尽管你不想违背心中的承诺,但到了真正分离的时刻,为了自己的女儿安全着想,终究还是忍不住为她安排了其他落榜考生没有的护卫——而且还皆是百战精锐。】
【可就算如此,除了你自己,又有谁能指责你呢?】
【答案是——没有人能指责你。】
【毕竟,以你对于这个国家的贡献,别说是安排几个禁卫了,就是你安排一支军队去保护她,也没有人能说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