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中正拿着姜昊在前日所作的文章,上面的字迹犹如行云流水,每一笔都透露出聪慧与敏锐。辞藻优美如春水潺潺,文理清晰如秋夜星空。字里行间,既有古人的智慧,又有少年的灵性。李先生不由得心生赞叹,这篇文章的深度和广度,已经超出了他以往所见的许多成年人所作。他实在难以想象,这竟然出自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少年之手。他深知,这样的天赋如果只是在乡野之中默默无闻,实在是太过可惜了。
李先生深深地吸了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再次低头审阅起姜昊的文章。他知道,这个少年再继续成长几年,已不是他可以教授的了,他会比自己走得更远。这样的天赋不应该被埋没,他需要用心去培养这个少年,至少该给他正确的引导和指点,让他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有必要寻姜昊细细谈一下了”,李先生不由得喃喃自语。
次日午时,李先生唤姜昊来到他在私塾后院的厢房中。
“见过先生,不知唤学生前来所为何事?”。姜昊进入厢房后便给坐在上首的李先生作揖行礼。
李先生看着姜昊身上打着补丁却洗得很干净的长衫微微叹道:“天宇啊(姜昊的字为“天宇”),为师唤你前来,想问问你此后的打算,是继续求学,还是返回家中?”
姜昊思索了片刻,表情认真地回复:“学生自一年前就有返回家中的想法,奈何兰鑫师兄府中藏书甚多,师兄为人豪迈,常邀学生前往府中书房研读,故拖延至今,待此间事了,学生即会拜别先生返回竹溪村。”
李先生闻言苦笑:“是兰鑫那小子啊,他家算是镇上的大户了,府中藏书甚多,为师也曾去过几次。不过我听闻兰鑫的许多课业都丢给你,让你帮他完成,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兰鑫师兄也是担心被责罚才出此下策,但学生有嘱咐兰鑫师兄事后认真研读我代其完成的课业,总比他毫无头绪做不出文章,借故东躲西藏,整日逃课要好一些,但求温故而知新。”姜昊无奈解释。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