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浅浅的刀疤自耳际斜贯下颌——正是当年随高渊西征孟加拉的黄南锦。那年西征莫卧儿之前,他时任安南海东府锦普州守备,海东府第二镇第一协协统。
因着西征的功劳,再加上这些年的历练,他本已经做到缅西镇守使,手下有一镇警备军,可谓年轻一代的实权将领之一。考虑到他父亲黄虎乃是黄芷汀手下头号亲信大将,黄南锦的前途自然一片大好。
这样好的身世,却被打发来瀛洲,不得不引发一些人的质疑。有人认为,这是世子殿下对三王子有所防备,因此派了出身自己母族的亲信来监视弟弟;有人认为,这是黄南锦的镀金之旅,在瀛洲立下一些功劳,也就该回定南高升了;还有人认为,如今王爷已经还政皇上,随时可能南下之国就藩,因此世子担心自己过于重用母族会令父王不喜,只好委屈一下黄南锦,让他跨海来瀛洲这“蛮荒之地”避避风头……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黄统制别来无恙?”高沐迎上前去,见黄南锦甲胄未卸,腰间别着一柄短火铳,正是定南工坊改良自万历三式的“定南一式”将领特供版。
黄南锦不等高沐上前,已然单膝触地,声如洪钟:“末将奉南王世子之命,率三协子弟赴瀛洲听令。世子临别托言:‘瀛洲开拓需赖大南之力,今以三地万二子弟襄助,望吾弟善用之。’”言罢挥手,身后士卒依次抬出木箱,掀开麻布可见俱为火炮,最近一门的炮身刻着“泰昌四年京华造”字样。
高沐肃然扶起黄南锦,颔首道:“思恩(黄南锦字)一路辛苦,兄长之教诲,愚弟一定时刻谨记。”
高沐刚刚安排好黄南锦一行,北方海道又传来消息:二哥高演派遣的船队已通过白令海峡,抵近瀛洲西海岸。
高沐接过军报,目光落在“宇喜多秀家”五字之上。这位关原之战后被德川家康流放的日本名将,此刻也正率领一万两千名流浪武士,乘坐北洋舰队的战船,载着稻种、漆器、武士刀与同样的万历二式火枪,横渡太平洋而来。
五日后,定东城校场。高沐身着明式山文甲,腰间悬着高务实亲赐的唐式横刀,刀鞘上“扬威海外”四字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校场分东西两侧,东侧是黄南锦统领的瀛洲左卫,三协士卒按地域列阵,吕宋兵、爪哇兵、安南兵各分旗色,旌旗分别以红、绿、黑三色区分,领队的黄南锦一身山文甲,傲然而立;西侧则是初来乍到的瀛洲右卫,昔日武士们身着清一色黑色胴丸铠,船头形兜鍪上插着白色鹭羽,带队的宇喜多秀家身披猩红披风,形如血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