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利大公马克西米利安三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1588年马克西米利安与支持他的波兰权贵试图攻占当时的波兰首都克拉科夫时,扬·扎莫伊斯基领军在贝奇纳战役中大败马克西米利安并将其俘虏,使其放弃对王位的要求。
1592年11月17日,当父亲约翰三世死后,信仰天主教的齐格蒙特三世获得瑞典议会支持,即将继承新教瑞典的王位,同时也意味着波兰-立陶宛-瑞典三国的共主联盟可能会即将出现。
齐格蒙特三世在九月回到瑞典后,经过五个月的协调妥协,终于答应上述条件,在1594年2月,于乌普萨拉大教堂继位为瑞典国王。但他很快宣布自己是在胁迫情况下接受条件,所作承诺不能算数,因此他派遣五位高官去保护天主教徒,自己并在同年回到波兰。结果摄政的卡尔九世带领新教人士强制迫害天主教徒,使得卡尔和齐格蒙特三世正式决裂,激发出严重的宗教斗争。许多为天主教讲话的人士被处以极刑,天主教聚会被禁止,瑞典的非天主教教士也被驱逐,这种情绪燃烧了很长时间。
1598年,波兰集资建立了一支舰队,护送齐格蒙特三世登陆瑞典,远征斯德哥尔摩和卡尔马。1598年9月25日,位于林雪平发生的“斯通耶布罗”之役中,他被卡尔九世打败,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和瑞典人在瑞典土地上的战斗,2000人在战争中阵亡。
1599年7月24日,齐格蒙特三世被瑞典议会废黜,卡尔九世以摄政的头衔成为瑞典实际统治者,并最终于1604年加冕为国王,许多原支持齐格蒙特三世的贵族被卡尔九世下令斩首——此事后来被称为“林雪平血案”。
失去瑞典王位之后,齐格蒙特三世在1600年宣布爱沙尼亚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的领土——但此地其实是利沃利亚战争胜利后瑞典获得的土地,这成为波兰与瑞典为争夺利沃尼亚所引发的战争的导火索。
在原本的历史上,今年——即1605年,正是波兰与瑞典再次爆发大战的一年。然而,由于高务实的蝴蝶翅膀,波兰在俄罗斯吃了个大亏,没能“顺利”发动对爱沙尼亚的争夺。[注:1600-1605期间,波瑞双方先后爆发有柯肯豪森战役和维森斯坦战役,有兴趣的朋友自查资料,我这里省略。]
然而,原本应该爆发于本年的基尔霍姆之战只是因为波兰无力征伐爱沙尼亚才未能出现,并不意味着爆发此战的前提条件消失。因此,高务实认为,让俄罗斯联合瑞典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