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戈东诺夫沙皇统治期间就进入了“波雅尔杜马重臣会议”。
午间的宫廷宴席上,伪……呃,伪字去掉,德米特里一世的金冠首次搭配明式赭黄缎带,面前的景德镇青花缠枝莲纹餐具映着烛火。当奶油炖鹿肉换成明式瓷盘盛放,当罗宋汤(红菜汤)的铜勺变成青瓷汤匙,首席内侍高唱:“恭迎大明皇帝圣像!”
沙皇起身,带领全场贵族向悬挂在主位的朱翊钧画像鞠躬——这是新增的礼仪环节,画像中的朱翊钧身着衮服,背负双手远眺前方,看起来威严神圣之极。
至于你问为什么是朱翊钧的画像而不是新君泰昌小皇帝朱常灏……嗯,因为额尔德木图至今还没面圣新君,他不知道当今皇帝的模样,根本无法指点画师,只好先画了一副先帝遗像凑合用。
“此乃对恩人致谢,”沙皇的声音在穹顶回荡,“若无大明皇帝遣天兵救援,我等此刻或已沦为波兰农奴。”
贵族们的揖礼完全照搬大明,其鞠躬角度却各不相同,唯有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的子弟腰弯得最深——他们知道,家族商队的大量进货单,就揣在家主阿列克谢的袖中,而家族如今的地位,更是仰赖大明天兵的威慑与支持。
席间,阿列克谢特意展示新到的禹瓷茶具,玫瑰紫釉色在灯光下流转:“此乃大明禹州贡品,全俄罗斯仅有五套,沙皇陛下赐三套给今日揖礼最标准的三位大人。”
不久后,克里姆林宫内的消息在宫外传开,莫斯科的富商们开始抢购明式商品。诺夫哥罗德的毛皮商将紫貂皮缝成明式道袍模样,喀山的鞑靼工匠模仿景德镇瓷绘的花纹样式制做彩蛋,就连街头酒馆的招牌,也开始用汉字题写“酒”字。
斯特罗加诺夫商社的伙计们走街串巷,向中小贵族推销“晋身三件套”:汉服、禹瓷、武夷茶——“波雅尔学院的考核,可都要看这些细节呢”,他们如是说道。
深夜的学院教习房,鲍里斯亲王正在修订教材。这位因为从小沉迷东方文化,因此这次平步青云获得“亲王”封号的原贵族异类,正将高务实主笔的那一版《大明会典》中的礼仪条款与东正教仪轨结合,试图搞出一套“具有俄罗斯特色的汉礼体系”。
他忽然听见窗外传来马蹄声,是明军商队抵达,马车上的丝绸箱上印着京华名扬四海的“书与剑”纹章。这些货物将在明日分给通过考核的贵族,而是否通过考核,他这位新鲜出炉的鲍里斯亲王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