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务实的话当然没有说完。刚才这一通分析主要是告诉与会诸公,当初朝廷默许土默特势力名为藩属,实则自治的原因,但是现在的情况与当时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
《易》为高务实的本经,而他对《易》的终极理解就是:世界永远在变,我须随之而变。
道理简单,但真正的难点在于“随之”。
你要想做到“随之”,意味着你首先要知道这世界在朝什么方向变化,此刻已经变了哪些,变到了什么地步,之后还会怎样变化,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变化多少……等等。
只有认识到了以上这些,你才能充分“顺应天道”,“随之”而变,而不是逆天悖命,自寻短见。
所以,当与会诸公自以为理解了高务实的意思,高务实就必须告诉他们:之前只是告诉你们当时的条件是怎样的,朝廷因此只能如此这般。然而现在,让我们看看局面已经起了哪些变化。
首先,双方在力量上的差距已经进一步拉大了。这一点好解释,当初俺答封贡时,俺答汗虽然没有能力重创大明,但袭边扰民的能力是有的。而他之所以敢不断地袭边扰民,根源在于大明是真的没有能力重创他的主力,也没有能力千里防线处处固守。
说直白点,大明当时既没有能力攒出一支能对土默特搞“以骑制骑”的强大骑兵,也没有足够的国力或者科技优势,能以步兵强行推进、建立据点、蚕食草原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第一个关键时间点就是漠南之战。漠南之战后,明军在军事上展示了火枪刺刀空心方阵“以步制骑”的强大威能,在政治上又将把汉那吉这位铁杆明粉扶上了顺义王大位,从此开始在政治上逆转攻守之势,也开始逆转双方在关键战力上的态势。
也就是说,自漠南大战之后,大明在政治上拥有了号令土默特的地位,也就意味着原本受土默特制约的其余部落——如鄂尔多斯部、青海土默特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必须服从大明,不得动辄袭边扰民。否则,那我就让土默特去摆平你们。
从这一时期开始,大明与土默特形成了优势互补:大明开始获得越来越多的马匹补充,逐渐扩大了原本颇为精贵稀少的骑兵部队,而土默特获得了稳定的粮食与生活物资补充,抵抗天灾的能力逐步增强。
同时,因为这些马市贸易在蒙古方面全部由土默特的顺义王掌握,顺义王对臣服于他的诸部也拥有越来越牢固的话语权——这意味着,土默特的政治架构开始由蒙古式的“谁拳头大谁发话”开始朝“我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