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前,同样未曾品尝到总冠军的滋味。
以四五号球员为核心,想要赢得总冠军,非常非常困难。
四号位球员不像其余位置球员一样,可以自己持球推进到前场,一个人就能解决战斗。
像约基奇那样,自己从后场推进到前场,再把球干进篮筐的四五号球员太少。虽然他们拥有那样的能力,可让他们每个回合都那么打,多少有点不现实。
四号位球员,要落到阵地战,才能将威力发挥到最大。
因而。
他们夺冠配置会比较高一些。
别拿诺维茨基当年夺冠阵容配置来说事,他们能夺冠,对手阵中某位球员,当立头功。
四五号位球员为核心冲冠,至少需要有一名会传球、会进攻的二把手,没办法将球送到四五号位球员手里,那么四五号位球员核心作用大大减弱。
当四五号核心球员陷入包夹麻烦时,拥有攻坚能力的二把手,需要挺身而出。
相对来说。
以四五号位球员为核心的夺冠阵容,配置要求要更高一些。
围绕真正厉害的二三号位球员建立夺冠班底,要求不会那么高,就像当年迈克尔·乔丹那些队友,实力都不算拔尖,他们都属于功能性球员。
尽管皮蓬数据尚可,表现还行,可他顶多算全明星级别蓝领型锋线,根本不够格当球队二当家,至少放在某位球员身边时,会成为被嫌弃的存在。
1989至1990赛季,东部决赛,对阵拥有“坏孩子军团”的底特律活塞,斯科特·皮蓬表现堪称卧底级别。
关键抢七大战。
斯科特·皮蓬首发出战42分钟,10投1中,三分球2中0,只有2分4篮板2助攻1抢断进账。
天王山之战。
斯科特·皮蓬出战45分钟,20投5中,三分球8中2,虽然靠着8中7的罚球,让自己数据定格在19分9篮板5助攻3抢断1盖帽,不至于那么难看,可他但凡给力一些,芝加哥公牛早就将底特律活塞拿下。
东决七场比赛,斯科特·皮蓬场均登场40.9分钟,场均只有16.6分6.3篮板3.7助攻2.0抢断0.9盖帽进账,投篮命中率只有42.6%,三分球命中率堪堪达到30.0%,罚球命中率只有75.0%,多次化身卧底,助攻对手登顶。
如若斯科特·皮蓬跟某位球员同队,表现如此糟糕,估计赛季刚结束,他就被摆上货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