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习文练武的司马昭,身体素质比一般的士人好多了,八个小时的折磨后依然颇有活力。
之所以出来的较晚,是因为他的考舍在太学最里层。
而司马昭之所以选择文举,没有去武举,自然是因为他才十六岁。
体能并没有成长到巅峰状态,参加武举吃亏。
而他从小接受精英教育,因此便决定走文举入仕汉朝廷。
杨嚣神色就有些差了,正在喝着侍女带来的营养肉粥。
因为父亲死得早,三年守孝期间没有吃肉,也没进行什么习武锻炼。
身体素质勉强能达到士人平均水平,算不上强壮。
见司马昭也来到,便让人给他也盛上一碗粥。
二人食不言的喝完之后,便上了马车聊天。
双方齐齐吐槽了一番算术题后,杨嚣自然将重点放在了经学考题的讨论上面。
杨嚣感叹道:“经学分数只占了三分之一,陛下此举当真是将儒学的地位给打击的不成样子啊。”
作为欧阳尚书传家的弘农杨氏,自然是很珍贵很看重经学的。
虽然科举依然较为看重经学内容,但是将其从一家独步的地步降低为重要存在之一的行为,还是让这些经学士族感受到了一股危机感。
当然,只要皇帝没有废除察举制,这些试探性质的动作,还不足以让他们为此而进行什么过激的行为。
而司马昭就看的比较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