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必须着急。
他要尽可能让天下人熟悉科举,接受考试,对科举脱敏,乃至于认可其存在和意义。
当然,此时的长安因为先前的五经之论而冷清了许多。
不少士人因为武德充沛,不是在坐牢,就是在住院。
还有一批有理想有追求的士人,带着他们那已经沦为野生学派的学说离开长安回到家乡扎根。
当然,此时的朝廷与六年前当然不可同日而语,这一次的科举盛况也是当年不可比拟的。
单从报考人数上,就已经比上一次的三倍还要多一点,而且来自五湖四海。
便是敌占区,也有大量士人投奔而来,江东士人、山东士人、乃至于河北士人都有。
此次科举考试分文举和武举,他们一同进行。
科举礼部主持,文举有吏部协助主持,武举有军机台协助主持。
考试共分三场,第一场考三项必考。
第二场考文综和武综里的书面考试,第三场则是非卷面考试。
其中五经科目,文武考采用不同试卷,文考难,武考简单,算术和农业科目的试卷则相同。
第二场和第三场则是各自不同。
其中文综的重点在第二场的书面考试,他们的策论难度相当大。
历史典故问题角度也比较刁钻,诗赋文采对大多数人来说更是令人头皮发麻。
而武综的重点在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