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最后,所学没被选中的士人分成了两派。
一方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大无畏精神,决心与道不同的皇帝不相为谋,他们带着自己的经学传承离开了长安,离开关中。
回到家乡,扎根乡土,将经学传承下去,蛰伏起来。
当今已经是潜龙勿用,便需要放眼将来,相信后人的智慧,等待将来重新回到官方学说的序列。
而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将传承延续给后人。
我们绝不放弃,儒学的生命力是顽强不息的,便是强如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学依旧传承下来了。
现在不过是再次蛰伏而已,我们绝不妥协,哪怕成为野生学派,也不认可你暴君的统治。
虽然这批人占比并不大,但是仍然有一些理想主义者追随他们而去。
从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到现在,六百多年里,有太多学派起起伏伏,很多断绝了,但也有不少在蛰伏许久后重新获得了官学的地位。
有先例在前,所以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所作所为是无意义的。
白马为马,马非白马。
你当然是皇帝,我们无法与你抗衡,但皇帝不会永远是你。
只要换了皇帝,就有机会,未来可期。
当然,这一波人数占比不大,更多的士人则是选择了另一条路。
那就是接受现实,选择妥协,就算继续传承自己的学术,但是面上已经变为积极拥抱新秩序。
他们动用人脉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