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接下来的主要执政特色。
因此,能够被选入朝廷官僚体系的自然是要与中央朝廷执政特色保持一致,走一条道路的才行。
刘禅的一个目的便是在才能的基础上,通过科举来找到赞同,甚至于是具备类似战略眼光的助手。
此次科举再次就细节方面立下了许多新的规定。
比如考官们综合阅卷之后,会将大体的排名整理出来呈报皇帝。
当然,这是笔试成绩排名,这些人都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
而排名的前三名,都没有划定,而是选出最优的三分交给皇帝,由刘禅亲自点出状元榜眼探花。
武举方面,选出的三个人其中刘禅认识两人,分别是钟离牧、蒋斌。
还有一个刘禅不认识的家伙,叫胡济。
见刘禅有疑惑,黄皓便立刻将东厂查到的信息汇报出来。
这个胡济,字伟度,荆州义阳人,有些人脉门路,曾经找到诸葛亮的门上,准备走察举入仕。
诸葛亮接见了他,言谈之中,诸葛亮发现胡济为人不避嫌疑,敢于直言,多次向自己进谏并数有良谏。
于是便认可他的才华,并推荐他去走科举之路。
因为诸葛亮认为刘禅接下来会更加重用科举出身的士人,只有走这条路,胡济的才能才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
然后果然,此人无论是文化功底,还是武学功底,都是参赛众人中的佼佼者。
此次竟然得到众多考官的认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