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说,转身往楼梯走时,石青色的裙摆扫过栏杆,带出一阵风,像要把那些藏在心底的软意,全裹进这身笔挺的西装里。
第三小节:
小霞推开书房门时,差点被门槛绊得踉跄——她手里捧着的茶盘晃了晃,青瓷盖碗在托盘上撞出细碎的响。姑娘脸涨得通红,军靴在水磨石地上蹭出半寸,才勉强稳住身形,指着门内结结巴巴:“李、李专员……请进……”
李蕙君的目光先落在门后那艘庞然大物上。
襄城号战列舰模型足有半人高,通体刷着深海蓝漆,甲板上的黄铜炮管泛着冷光。三座三联装主炮呈品字形排列,炮口微微上扬,炮身刻着细密的膛线纹路,连炮座上的固定螺栓都做得分毫不差;侧舷的双联装副炮像蛰伏的兽,炮管斜指地面,炮盾上还粘着点模拟硝烟的灰漆;舰尾的水上飞机弹射器旁,两架微型舰载机的机翼折起,螺旋桨叶片能看出手工打磨的细痕——活脱脱一艘缩水的密苏里号,连舰桥舷窗里的微型司令椅都清晰可见。
“呵。”李蕙君嗤笑一声,抬脚迈过门槛。她故意选了模型正前方的梨花木椅坐下,椅背刚好卡在主炮与副炮的夹角间,抬头时,最前端的主炮炮管正对着她的眉心,像支蓄势待发的枪。
小霞把茶盏往桌上放时,手指差点碰翻模型的锚链。“这、这船是督帅让人照着襄城号做的,”她挠挠头,军帽檐下的脸红得像熟透的樱桃,“李委员说……说要摆在书房,看着提神。”
李蕙君接过茶盏,指尖抚过碗沿的冰裂纹。古邢窑的白瓷果然特别,釉色像蒙着层薄雾的月光,碗底的“官”字款识虽模糊,却透着股旧朝官窑的沉静。“都说邢窑白瓷‘类银类雪’,”她转着茶盏笑,“不想淑媛书记这里有这样完整的宝贝。”
“书记”两个字刚落地,小霞的眼睛亮了亮——她总记不清“留守”“委员”这些头衔,倒觉得“书记”这称呼亲善,像齐鲁老家村支书的叫法。“这是督帅平燕赵省的时候,让人从废墟里刨出来的,”她凑过来小声说,“当时还碎了个口,是李委员亲手找工匠补的呢。”
“哦?倒是巧。”李蕙君的指尖停在补痕处,那道浅黄的釉色像道没长好的疤。
门被“咔嗒”一声推开,李淑媛踩着细高跟走进来,石青色西装套裙的裙摆扫过门框,带起的风掀动了模型甲板上的微型国旗。“记得李专员虽是久居荆楚,却是九原人。”她在对面椅子上坐下,玉簪在发髻上转了半圈,“早知道该让小霞备些九原的奶糖,前几日那边刚送来一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