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却拿出了省府的公文,当众代表省府宣读。
先是简单用套话称赞素怀道法高深,堪称道门楷模,然后话题一转,着重用大篇幅讲了素怀参加抗日队伍的经历,并且大加赞颂,最后则是希望可以将她当年从军时的遗物带走收入博物馆珍藏并公开展览,以激励教育后人。
众人听了方才明白,为什么素怀遗物里会有军装和手枪,为什么省府会特意派人来送葬。
空口白话的称颂听听也就得了,反正好话也不要钱,可这收遗物入博物馆那就是不得了的荣誉了,不仅名声能传颂四方,而且能经久不衰,不管多长时间,只要还有博物馆,只要还有人去逛这博物馆,就会有人知道并且记得有这么个叫素怀的女冠。
这待遇可不是随随便便就有的,堪称流芳百世,着实让在场众人又羡又嫉。
楼观道众女冠自然不会反对,当于就有一起来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上前,现场鉴定后,将药囊、军装、手枪和感谢信仔细装了起来。
如此东西收完后,有位专家却提出个疑问,说是楼观道讲的是道剑双修,他看过些记载里提过,素怀道长在战地医院救死扶伤期间,曾有一柄连鞘宝剑随身携带,可现如今却没有看到。
这事别人答复不了。
怀真便上前解释道:“家师这柄剑,在四零年遭遇鬼子偷袭的战斗中损毁了,她在那之后就再也没有带过剑。”
专家颇有些遗憾,但却没有多问。
这么一个小插曲结束,仪轨便继续进行。
持续不绝的钟声里,众家到场的主持推举出八位最德高望重的来抬骨函,又各有僧道提灯举幡,前头引路,一路浩浩荡荡地送至后山,一应仪轨如常,举行完毕后,落骨函于坐缸内,各家代表手捧来之前就取了带着的自家山门泥土便欲上前覆土,却又听有人叫道:“别急,等一下,等一下!”
众人恼怒地纷纷扭头观望,可这一看,却又怒气全消。
只见一个老道士正提着袍角,沿山路如飞赶来,身后还跟着一串徒弟。
这一位大家都认识,白云观主持,崇明岛投资基金新任掌管者,连续两次成功组织大醮的着名高功,照神道人。
德高望重,还管钱,谁都不敢得罪。
便是楼观道一众女冠也都摆正态度,没有一个发脾气的。
照神道人赶到近前,放下袍角,整理了一下衣冠,这才上前,先向素怀遗骨施了一礼,又向众楼观道女冠施礼,众女冠赶忙回礼。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