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杜俊臣冷汗涔涔,宁宣虽然将朝政交在郭奉孝手里,可其才是扬州的主心骨,威望远胜于郭奉孝。
好半晌,宁宣才语气一松:“念你初犯,死罪可免,活罪难赦。
削你职业,暂为我府上一小吏吧。”
什么叫做峰回路转,杜俊臣只是政治嗅觉差,不是傻。
当即拜谢:“杜俊臣多谢明王大恩!”
成为明王近臣,那可比他现在有前途多了。
见此,不少人眼神一缩。
杜家,名声可没有那么好,酷吏二字,天生就让人想要疏远。
等“朝会”散去,许远之留下。
“主公,杜俊臣此人乃酷吏之后,其人也睚眦必报,还请主公慎用之。”
宁宣示意他坐下,笑道:“远之,这个道理我岂能不懂?
奉孝也懂,可他不曾说,为何?”
许远之沉吟道:“主公用人唯才是举,没有无用之人,只有不想用之人。”
“哈哈,远之既然清楚,何必劝谏?”
“在下是怕此人污了主公名声。”
若连累宁宣落下一个刻薄独夫之名,杜俊臣万死也无用。
宁宣走上前,拍了拍许远之的肩膀:“远之啊,我的志向从未隐瞒过你,欲成王业,现在已经成了。
可帝业还不够,为帝王者,岂可拘泥?”
帝王路上,总是孤独的,称孤道寡,并不是代表帝王没有人追随,而是代表没有知己朋友。
眼下宁宣王威浩荡,可帝威不足,他还缺一个让百官文武感到敬畏的契机。
至于以仁义服天下,那是古之圣王圣君的路,不是他宁宣的路。
为帝者,王道霸道并存。
显然,杜俊臣就有这个机会,他是宁宣选择的一把刀。
这一点,郭奉孝和王允、周子敬看得通透,许远之就差了一些。
这是一流智者与顶尖智者的差距,毕竟许远之是半路出家,比不上那几位也正常。
对于许远之,宁宣还是很看重的,耐心为他解释一番。
“主公高瞻远瞩,在下敬佩。”
许远之长身一拜,感慨道。
宁宣又问:“眼下莹夫人也有子嗣,若其资质不下于平安,远之以为如何?”
立储的问题,历来都是人臣禁忌,许远之也不敢多言。
“远之啊,不管次子如何,平安都是我钦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