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叫沈记,是为了稍稍掩人耳目,至于胡记也并不全是胡氏的意思,而是刚好以胡辣汤的胡字为名,跟大伯母的姓氏一样罢了。
……
经过三天不间断开张优惠,送两米糕的宣传,到了吉日开业时,还没有掀匾就有不少尝鲜凑热闹的人聚在门外。
待到吉时,沈灵竹和大家将长长的鞭炮从二楼垂下,由大哥点燃,噼噼啪啪间,胡记食铺正式开业。
几乎鞭炮刚放完,一楼就进满客人,不过这些客人坐下后,很快发现胡记与别家不同。
店里的伙计并不会上来问大家吃什么,而是一桌桌介绍客人前往收款的柜台前交银子取票,再凭票从打通的两个后厨窗口自取买的食物。
且那收钱的柜台后,以及后厨窗口顶上,都有画的活灵活现的美食,以及边上一个又一个的铜板,让人一眼就能看出羊汤多少钱。
这种方法,让很多人都不习惯,一般都是吃过饭才交钱,哪有先收钱的。
所以有些人嘴里说着不满的话离开,而有些人则和年轻的掌柜沈先竺要说法。
不过,也有不少人觉得很新奇,愿意先出钱。
所以不大会儿,沈灵竹和沈妙竹两姐妹在柜台后收的钱越来越多。
一直在后厨担心蒸出太多包子的九婶,这才稍稍安心。
而时间不久,她就因为前边不断要包子馒头而没空再紧张,就连打辅助的丁大娘,都忙的不亦乐乎。
另一个窗口后盛汤的姥爷,看着越来越多的客人,也放下担着的心。
他家外孙女就是聪明,她们说先交钱会引起一些人不适应,但只要习惯了,店家和客人都方便,几乎不会发生吃了饭不交钱的事。
客人们也会因为先交钱,不点的过多食物吃不完。
而九叔带领的子侄们,则从一开始给客人介绍店里的规矩,慢慢变成一遍又一遍的收拾桌上的空盘空碗。
至于店规,则是由那些凑热闹的食客们,主动化身宣传大使帮着给新来的客人科普。
不断涌进的客人,让食铺的楼上楼下都人头攒动。
当拿到七星观最低报价的孙大夫高高兴兴来捧场时,沈灵竹姐妹在柜台后都腾不出空专门招待,只给他打声招呼又低头收钱发票。
沈先竺在收了他贺礼后,专门喊九叔给准备了所有吃食交给孙大夫,并亲自将人送上二楼和陈道长叔侄安排在一张桌子,介绍他们认识。
直到这时,孙大夫才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