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长时间待在山上,就不能再像现在一样都挤在一个洞里了,主要是也挤不下。大家伙儿又一起找了几个,大大小小的,两三家一个,五六家一个的,分开住着,起码还能伸个腿。
年纪大的闲不住,已经在山上开荒了,种不了米种点菜也行。华夏人的天性,逃命的时候,就算不带米也会带上种,只要有种子在,哪里都能开始。
梁生娣再也没有盯着章小女身后那几个粮袋了,因为她知道,这种时候还要问婆婆多吃一口饭,那就是在要她的命。
而且上次她从山下回来,还是给了她一颗鸡蛋的。
家里的鸡没了,就剩一颗鸡蛋,章小女给了她吃,自己连个蛋壳都没沾。虽然给的垂头丧气的,但起码那蛋是进了梁生娣肚子里的。
梁生娣知道,婆婆也是真没办法,要不是鬼子打进来了,最起码一天三顿米粥还是肯定会供她的。
山上生活不易,还是别去和婆婆触霉头了。
还好山里,还有些小动物可以打,年轻男人们闲不住就会去做陷阱,既能猎野兽,也能防鬼子。
粮吃的都是自家的,不分着来,但凡是山上猎的,大家都是一锅炖了然后再分。
不过就像林文轩说的那样,他们这儿的山没野猪,最多的就是蛇。十次里有九次都是蛇汤,剥皮抽筋后切块下锅。
不管男女老少都没有什么怕不怕的想法,能吃上一口蛇肉那都是补的!
就是蛇肉太少,每家每户分到一碗热汤就算完的,只有家里有孕妇的才能多分一块肉。
女人们也没闲着,挖野菜的挖野菜,撅山笋的撅山笋,有几户人家上山的时候还背上了纺车,这会儿正24小时不停的转着,几家人轮着用。
章小女到底还是从家里的废墟里挖出了些东西,比如瘸了腿的凳子,被墙砸扁了一点的烧水壶,一些塞在柜里没被烧着,但也明显有火燎过痕迹的衣物被子。
以及一些散架了的木板。
那都是他们家以前的脸盆脚盆水盆,留在底下被太阳晒被雨淋得迟早得发霉,不如带上来,让村里老孙再重新箍一下。
老孙家是几代都是箍桶匠,一手的好木作活,逃命的时候工具包看得比粮袋还重要,全部搬上山来了,什么刨子、锯子、削刀、斜凿的,一样不落。
这会儿他也是忙的停不下来,并打趣着这恐怕是他这辈子生意最好的时候了。可惜不收钱。
当然了,村民们也不会真的让他白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