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
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
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
这绝不是个小工程,造模、刻印、烧制、排序、检索、、、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好在她这儿的大师傅不缺,赵承砚又有好些烧陶的工坊,一应伙计也不少,只是烧制起来恐要费不少心思,裂的或是不平整的都用不得。
末了还得寻了识字的,检索的活儿可不是一般伙计能做的。
思及此,柳云清不由得头痛起来。
她法子想得好,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说了出来,还将人家阿砚给说了一顿,然她事后才想起自己给自己寻了多大的麻烦。
现成能干检索的伙计可没有,要么就是专门聘来秀才或是读书人来干这样的活计,要么就得组织伙计们一道学习,慢慢上手。
汴京读书人不少,上街恨不得一抓一大把,可谁又愿意自降身份来她的书坊同一帮“泥腿子”一道打工呢?
若是慢慢教,时间又来不及。
总不能喊来一帮子掌柜管事去干这事儿。
思来想去,这事儿竟还得叫她自己操持,柳云清忍不住叹,再次感慨人才的难寻。
然这事儿就是再难也得干下去,研发活字印刷术,难在一时,功在千秋,不管投入多少心血都是值得的。
柳云清说干就干,她打算着做两手准备,一来喊来彭小六。
他跟着兄弟们这些年走了不少地方,在外头也是颇有些关系的,便请他去打听打听淮南路蕲州蕲水县可有一家姓毕的也是干书坊雕版的营生。
也不知毕昇他老人家还在不在了,后人可将他的那套活字好好保存,且叫人打听打听,若真能请来原版一用,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二来,她召集书坊的全部师傅学徒们,说了自己活字印刷的想法。
众人一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一时也没了主意。
“苏师傅,你说说我这想法可能成?”
苏师傅是书坊师傅里最有资历的那个,手艺最醇熟,闭着眼睛都能雕得分毫不差。
而今他年纪大了,手不似年轻时那样稳当,原是想回乡含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