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金春秋初立之时,高句丽趁机联合靺鞨入侵新罗北境,占领了33座城池。新罗向唐告急,并宣称百济也联合高句丽参与此次行动(后世有观点认为百济并未与高句丽结盟,是新罗为了嫁祸百济而故意在唐朝面前虚构丽济同盟)。永徽六年(655年)二月,唐高宗应金春秋之请,派程名振、苏定方出击高句丽,以缓解新罗北界的压力。这次军事行动有效地遏制了高句丽的攻势,减轻了新罗的军事负担。
除了高句丽外,新罗与百济之间的战争也在金春秋任内持续着。永徽六年(655年)九月,金庾信率军占领了百济的刀比川城(今韩国忠清北道永同郡阳山面)。然而,显庆四年(659年)四月,百济又占领了新罗的独山(今韩国庆尚北道星州郡秃用山城)和桐岑(今韩国庆尚北道龟尾市仁义洞)二城。金春秋派人令其在唐充当宿卫的儿子金仁问乞师,请求唐朝出兵援助。这一请求得到了唐高宗的支持,唐朝随即派遣军队支援新罗,从而拉开了新罗统一三国的序幕。
四、赍志以殁
无论是对新罗国家还是金春秋个人而言,百济都是头号的敌人,而最终目标当然是连高句丽一起平定,实现新罗对海东三国的统一。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新罗无法仅凭自身力量消灭这两个强大的邻国,只能借助唐朝的力量。虽然自善德女王以来,新罗就屡次向唐乞师,但唐却从未出兵直接打击百济。金仁问乞师之际,金春秋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久未得到消息,金春秋忧形于色。
到显庆五年(660年)三月,唐高宗终于正式任命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金仁问为副总管,领兵13万东征百济。同时,唐高宗任命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配合唐军讨伐百济。五月二十六日,金春秋率金庾信、金真珠、金天存等将士出征。六月十八日,金春秋行至南川停(今韩国大田广域市一带),二十一日派太子金法敏率兵船一百艘,在德物岛(今韩国德积岛)迎接苏定方所率的唐军主力部队。双方约定唐罗两军于七月十日会师百济都城泗沘(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
金春秋听到金法敏回报苏定方“军势甚盛”之时,喜不自胜,乃派金法敏和金庾信等率5万精兵出征,自己则移驻于今突城(今韩国庆尚北道尚州市一带)。金庾信在黄山伐(今韩国忠清南道论山市燕山面)与百济将领阶伯苦战,最终攻克,与唐军会师泗沘。
七月十八日,百济义慈王投降,百济灭亡。七月二十九日,金春秋移驾百济都城,八月二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