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好在崔夷玉适应力强,又实在擅于分析,他学识不差,只是思维模式实在难改,只得一点点在掩饰中锻炼。
\n
与过去纯粹的假扮太子不同,他在逐渐适应着太子的身份,也在渐渐影响着皇帝眼中太子的印象。
\n
“儿臣记得上月中旬,父皇已遣了户部的卢大人同工部郎中一同前往赈灾。”崔夷玉闭眸回忆了下,精准地搜寻到了记忆,“如今应是已经到了。”
\n
只是崔夷玉看着奏疏上汴州知府的裴姓,到底停留了下。
\n
天子坐于朝堂,要通过这一本本奏疏来判断天下形势,可如今崔夷玉在看到桌案上分门别类的奏疏之后意识到,这其中多的是真假难辨的讯息。
\n
党同伐异,贪污受贿,上行下效等…数不胜数。
\n
单单是一本灾情的奏疏便隐含着太多常人难以辨别之事。
\n
皇帝“嗯”了声,示意崔夷玉继续说。
\n
“今年雨水颇丰,沿水一带是有洪涝,可父皇已提前颁布预涝之敕,若有知府管辖之处仍受灾严重,需二次赈灾……”崔夷玉捏着奏疏,“儿臣认为,当先遣御史前去查看。”
\n
皇帝:“你觉得谁合适?”
\n
崔夷玉垂下眼睑,目光扫过御史台的名单,目光蓦然一停,手指停在了一个姜姓御史身上。
\n
他的记忆里姜家与崔氏交好,这个御史乃姜家长子,性情坚毅,在御史中算得上孔武有力。
\n
“那便他了。”皇帝瞥了眼崔夷玉指着的人,稍一思索,又根据崔夷玉的意见言简意赅地补充了好几句,才批完这本奏疏,快速往下一本。
\n
等时过晌午,李公公已经添了好几次茶和点心。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