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所谓“乡愿”,确切地说,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特殊的人。他们在面对是非问题时,完全没有自己的判断,只是盲目地随波逐流,毫无原则可言。他们的言行常常相互矛盾,嘴上说着一套,实际行动却是另一套,以伪善的面目欺骗世人。他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处处刻意讨好他人,极力避免得罪身边的任何人,尤其是同乡之人。而他们却凭借着表面上的“忠厚老实”,赢得了众人的称道,被视为“老好人”。
孔子以极其尖锐的言辞指出,这种被称为“乡愿”的人,其言行严重不符。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有着一定的德行表现,但实际上,他们根本不具备真正的德行。恰恰相反,他们的存在反而扰乱了真正的德行秩序。他们就如同德行的“贼寇”一般,对社会的道德规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孔子的这句话犹如一记响亮的警钟,时刻提醒着世人。对于这种“乡愿”之人,我们绝对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加以仔细辨别。
而后,孟子在其着作《孟子·尽心下》之中,更是极为清楚地阐明了这种人本质上乃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之人。从表面的现象来看,他们仅仅只是那种对所有人都力求做到完全不得罪的“好好先生”罢了。然而,若深入探究其本质,就会发现实际上他们严重抹煞了是非的界限,混淆了善恶的标准。在面对正义之事时,他们既不会挺身而出主持正义,在遇到坏人坏事之际,也不会勇敢地进行抵制。就这样,他们全然变成了危害道德的人。
人们通常都会认为,性格随和的人总是有着福气的。此言确实是有其道理,并非虚言。然而,世间万物皆有其应有的限度。一旦随和过了头,就极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巨大的灾难。那些没有底线、毫无原则的过于随和之人,恰恰就是上文所提到的好好先生,也就是孔孟圣贤所极其讨厌的那种“乡愿”。当我们回顾漫长的历史长河,再仔细看看我们的身边,就会发现这种人最终所换来的往往是不被他人尊重以及陷入无休止的被消耗之中。他们渐渐地沦为了可有可无、被边缘化的冤大头。
在历史的宏伟画卷中,那些过于随和之人常常因为不敢坚持原则而被人轻视。他们或许在一时之间能够获得表面的和谐,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