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然后又吸引了一帮志同道合的人。
有了这个团队,再去找资本,在资本的大力协助下,团队迅速成长,最终成为新兴的科技巨头。
这就是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科技公司发展的一个模式。
水珠连大学都没上过。
就是个摆摊卖衣服出身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年纪也不小了。
还是个女的。
她想进军科技领域,这第一步组建团队,就把她给挡住了。
在别的行业,外行多多少少还可以领导一下内行。
但是在高科技领域,外行根本领导不了内行。
那些理工科研男,就只服业界大牛。
至于其他人,你看他们会不会正眼看你一眼。
杨文松之所以能跨出这一步,也是有着诸多因素加成的。
首先是,杨文松的背后有云大支持。
作为国内排名前二十的名牌大学,云大在科研领域,天然就有一定的优势和号召力。
其次,杨文松还把华林医药这个国内前几的制药企业给收购了。
等于直接是把华林医药的科研团队给收编过来了。
第三点,还少不了苏茂的功劳。
苏茂这些年也积攒了不少的人脉关系,尤其是在医疗领域。
他所欠缺的只是资金。
有了杨文松的资金之后,苏茂很容易就能拉拢过来一批顶尖的专家学者。
而除了这三点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杨文松有钱。
多达上千亿的资金。
这么多钱砸下来,甭管多高傲的理工科研男,也得老老实实的低下头啊。
所以杨文松才能组建起医疗产业中心这个顶级的科研项目。
水珠也是借助于杨文松的关系,先是接下了几个工程项目。
光是这几个工程项目,就足以让水珠的公司解决当前的困境。
而下一步,水珠也准备往医疗产业方面进军了。
不用别的,中心研究室那边,研究出几款新药,水珠建个药厂,做药就行了。
所以说,杨文松拯救了水珠的公司,是一点都不夸张。
至于姚妫婔、宋小义、陈阳阳这些人,更不用说了。
也全都在吃或者准备吃杨文松的红利。
之前,水珠跟姚妫婔,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