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策略?”
“税策!”
“税策?”
“大唐自开国以来,施行均田制,租庸调,按户籍收纳恒定税额,然则此一时彼一时,户籍随着时间而变,其中更多是人为所致。”
杨炎语气沉稳,思路清晰。
能做到这一点,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人了。
要知道,许多人来到大明宫,站在紫宸殿,看到皇帝,连说话都不利索了,更别说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杨炎故意停顿了一下。
“说下去。”李??微笑地看着杨炎。
“人之所以如此,皆在一个利,清河并田案、洛阳并田案都说明,课户正在消失,在大量消失,这些课户大部分被地方豪族强行收过去,更何况去年叛乱以来,河北各州人口南迁,这让朝廷税收雪上加霜。”
“课户既然已经被地方豪族收过去,那损失的就是朝廷,因为朝廷以课户人头来收税,如果以后不按照课户人头收税了,朝廷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不按照户口人头收税,按照什么收税呢?”
一直坐在一边没说话的元载适时问道。
“按照田亩收税,有多少田亩,收多少税!”
“这不是今年朝廷的税政条例吗?”元载道,“我还以为阁下有什么高论!”
杨炎却道:“非也,今年朝廷的税政条例,是规定了一百亩以上的人家,缴纳一半的税,出于对新政试探,以及对政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