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长安做个吏部郎中,就挺好。
王维少年成名。
他十九岁到长安,求得他人推荐,因为能写诗,精通书画,还懂音律,很快就进入了长安达官显贵们的眼中。
试想想,一个人十九岁,就在京师的权贵圈里声名鹊起,而且这个人还是长得非常俊美,放在21世纪是什么存在?
那一年是开元三年,正是李隆基清除了旧势力后,他励精图治的开始。
那个时候,大唐上下,都充满了一种对未来的无限期盼。
长安城的皇帝还是那个年轻有为、气度非凡,有着雄心壮志的君主。
同样有雄心壮志的当然还有生活在那个年代的王维。
可以说,他的少年到青年到中年,亲眼看到大唐是如何从武后之乱后,一步步走向盛世巅峰的。
当然,他也亲身感受到了天宝年间,李林甫当政时期的窒息感。
看到了从混乱到盛世,再到窒息,最后到叛乱,王维曾经的雄心壮志,也随着年老体衰,而冷寂下来。
这一次受召来洛阳负责洛京报社,王维其实也抱着风轻云淡的佛系态度。
直到今日听闻五百份报纸被快速一扫而空。
那颗冷寂已久的心,似乎有了那么一丝躁动。
“民众如何评论?”王维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大多数都说抓得好,还有人说早就该抓了,说什么歧王在都畿道也抢了许多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