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应当从海洋上拓展到更多的地方。你所知道的高丽、东瀛、安南就不用说了,都可以纳入国家的版图。还有更多你听都未曾听说过的好地方,物产丰饶,上面还只有一些未开化的野人,占了那些地方,咱们兴汉人就算一家生七个八个孩子也不怕养不起。可以去海外,一人分一百顷地,就怕你耕作不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狄鸿熙知道自己就算说再多别的,也撼动不了这位教主的想法,更甚,他真的把自己代入到周宇的角度去之后,发现人家做的事无可指摘。
他已经帮兴汉拿下了北原,除去了兴汉最大的敌人。这时候再堂堂正正地和你刘承曜争天下,已经非常公平了。周宇的确从未当过兴汉皇帝的臣子,因此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都称不上反叛。未曾效忠过,何谈叛字?
“那……周先生现在可是要说服我加入你们?”
周宇看着狄鸿熙的眼睛,认真地说:“若我说不想,那是谎话。但我想这件事并非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哦?狄某洗耳恭听。”
“我自借路回安右道去,你自做你的昭义节度使,待刘家失去了皇位,你再做抉择也不迟。但我们可以在这里约定互不为敌。延寿教不想迫不得已把抵御胡人入侵的英雄们当成敌人。”
“就这样?”
“就这样。”
狄鸿熙松了口气。他当兴汉忠臣太久,如果现在反叛了,那代表着他前半生的种种都成了笑话。就算他的理智知道兴汉朝廷根本没有像样的军队可以对抗延寿教的大军,感情和行动上都很难让他做出选择。
而如果可以把头埋在沙子里,把耳朵捂上,看着事态变化,然后和所有人一样顺理成章地完成身份上的转变,那再好不过。
“若是……若是朝廷下军令……”
周宇斩钉截铁地说:“你放心,我懂得什么叫兵贵神速。如果开仗,我会用像拿下北原一样快的速度拿下京城。就算有军令,你只要在器械粮草上稍作拖延,我几日就能攻下京城。这也是为了不陷入持久内乱,减少战争中人口损失的最好办法。”
狄鸿熙点了点头,沉默不语,算是默认了这件事。
如果延寿教的实力和做下的大事不是超出了他的认知,他还真有可能像阻挡北原那样尝试着和延寿教作战。可延寿教将北原打的落花流水,再亲眼见过延寿教的军容后,他愈发肯定昭义军的士兵对上延寿教的士兵,只会是白白送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