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汉中王张鹿安所发布的《宣战檄文》犹如一颗巨石落入平静的水面一般,在整个朝鲜王国境内,顿时激起了阵阵涟漪。
身在朝鲜的实际最高军事指挥官耿仲明,亲自阅读了檄文内容,虽然表面当众嗤之以鼻地说道:
“哈哈,不自量力,什么还‘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他蓼匪是想重演符坚故事吗?就算他是符坚,岂不闻大晋之谢家叔侄?”
只是耿仲明的笑话并没有引来部下的共鸣,看到大家都是一副士气不高的样子,耿仲明一面亲自进入宫中,为朝鲜国王李淏加油打气,一面派人从海路去北京,向清廷要兵要粮。
清廷接到报告后,立刻命令原孔有德麾下将领,梅勒章京芮成功、高友成、曹得先,炮兵梅勒章京贺成功、甲喇章京孙虎和程蕴六将,率领江西、湖广绿营兵一万人,渡海支援耿仲明。
明军将领黄蜚率领明蓼水师对来援的清军进行袭击,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击沉清军水师船只数十艘,致使数千人落海后下落不明,残余的清军灰溜溜地在朝鲜海岸登陆,已经基本失去了原有的建制。
耿仲明虽然心中恼火,但却无可奈何,孔有德麾下的将领对于他来说也都是老面孔,非战之罪,耿仲明不好说什么,便严厉要求他们迅速把剩余的士兵给组织起来,重新编组争取尽快形成战斗力。
只是不待清军整合完成,张鹿安给水师下达了最为严苛的军令,要求明蓼水师封锁朝鲜海岸,再也不允许片帆入海,随后于永历八年十月初一,正式以大将索忠信率领精兵抢渡鸭绿江,并以张鹿声为主将,迅速跟进。
朝鲜王国的北军镇帅柳琳督率朝鲜大军沿着鸭绿江设防,一度给索忠信部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明军先锋索忠信在配属给他的部下沙尔虎达的建议下,决定派出精干分队从上游渡江,再猛攻朝鲜大军之后。
索忠信非常认可这个作战方案,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副将张都海,命令张都海率领巴海、海塔、尼葛礼和张鹿安派来的亲将依特拜四将,挑选精锐的索伦兵两百,北上从宽甸的深山老林里,伐木渡过湍急的河流,然后一路披荆斩棘,穿越朝鲜楚山一带的原始森林,悄悄地来到了朝鲜宁边城外。
再分兵四处宣扬,造成了明军已经突破朝鲜鸭绿江阵地的假象,为了扩大影响力,艺高人胆大的张都海直接带兵一百来到了平壤城下。
驻军平壤城的朝鲜将领李时白所部人马至少有两万余人,只是当明将张都海率领上百名索伦精兵出现在平壤城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