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了暂时制海权的明军,在六横岛上所向披靡。
明军前锋李汝珪部按照明军主将张煌言的事先部署,将六横岛拦腰截断,兵峰直抵达清军贺家山阵地。
明军主将张煌言趁机挥师大进,与从弟张嘉言和部下罗伦一起,率领上千明军士兵,在六横岛东南一带清剿清军的散兵游勇;
以大将鲍国祥和叶云率领三千人为李汝珪所部的后援。
只是贺家山地势起伏,清将尹文举率领所部人马依托地理优势节节抵抗,延迟了明军的进攻步伐。
张煌言见迟迟没有打开僵局,便下船来到了前沿阵地进行观察,但见清军将火炮拉到山上,封锁住了贺家山两边的狭窄沿海通道,明军只能选择从正面仰攻,进攻起来非常别扭。
初步打退了明军进攻的清军尹文举部并没有得意太长时间,明军主将很快便让麾下勇士叶云率领精兵两百人,在入夜以后乘坐船只悄悄地来到了贺家山阵地的后方峧头登陆,然后从清军的后方发动了袭击,使得清军一线将士顿时大乱,纷纷四散而逃。
正面的明军士兵趁势发动猛攻,清将尹文举见逃跑不及,便率领亲兵向明军投降。
张煌言接到消息后,亲自接见了尹文举,温言安抚一番后,当即定下政策,让尹文举挑选心腹亲兵五十人,加上叶云的两百名精兵,开始朝着双顶山东面的双屿港清军大本营进发。
清军大本营内的主将常进功得知尹文举放弃了贺家山阵地,正在往双屿港这边赶来时,当即“气不打一处来”,派人通知尹文举不得再后退,就在双顶山一带建立防线,阻挡明军的进攻。
只是尹文举既然已经选择了向明军投降,压根就没有听从常进功的命令,沿途叫开了数道关口,继续带着明军向双屿港方向前进。
与此同时,明军水师薛去疾部也集合三营水师云集在双屿港外,排列成密密麻麻的阵列,使得双屿港内的清军将士见之胆寒。
更令他们绝望的是,明军陆师的大队人马也很快逼近了双屿港,明军主将张煌言以降将尹文举现身说法,按照张煌言所说的那样,用当地方言表示宁波一带大量的人口已经随着明军前往了舟山,不要继续助纣为虐,还是赶紧投降,早点与已经在舟山的家人团聚。
尹文举的喊话取得了很大的宣传效果,清军大营内的将士们顿时议论纷纷,清军主将常进功连忙下令自己的台州亲兵上前严守营门,将宁波兵调到后方。
明军主将张煌言看到劝降并不能完全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