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治下,几乎没有百姓有过怨言,因此一旦刘焉就任益州牧,那么益州就应该不会再有任何问题,但是…
“爱卿此言合情合理,但不知你是否打算一人前往益州呢?”刘宏又问道。
“回陛下,此次前往益州,臣欲带三子刘瑁刘叔圭一同前往益州,长子与次子、四子则留在雒阳,为陛下效命!”
刘宏一听,心中那颗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只带三子,便是刘焉给刘宏的安心丸。
毕竟刘焉若有不轨,刘宏随时可以杀其子,抄其家,况且刘焉一直以来表现得都颇为忠心,刘宏也没什么可怀疑的,随即道:“既如此,就麻烦太常写一个章程出来,若无问题,就这么定了吧。”
刘焉随即恭敬道:“诺,谨遵陛下圣谕。”
此次朝会,刘焉以天下不定,需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的理由向汉灵帝进言,改刺史为州牧,以重其职。
在此之前,刺史为监察官。自东汉以来,逐渐向地方行政官转化,拥有一州军政大机,灵帝为镇压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与造反作乱,从刘焉之议,改刺为牧,并选派列卿、尚书、刘氏宗亲出任州牧。
就此,州牧成为于居于郡之上的最高行政长官,握有一州行政大权,职位极重,从此州牧各据一方,形同割据政权。
而这种状况最终导致了原本历史上汉末诸侯割据分争的局面,可是在刘瑁的干预下,小小的蝴蝶效应似乎又发生了一些改变,现在,这一局面整整提前了一年。
在汉灵帝同意了刘焉之情,委他为益州牧后,又同时又命刘虞为幽州牧,即刻前往幽州平定叛乱。
刘瑁宅邸。
“朝廷已经批准父亲为益州牧,不过父亲命令大哥、二哥以及四弟全部留在京城,我随父亲入川。
因此,咱们散在各地的人手可以召回来了,我需要他们在一个月之内赶到荆州江陵一带,同时,府里的所有人都跟我一起走,这一次,我们要在益州大干一场!“刘瑁在得到父亲的消息后,回府对田丰等几人说道。
田丰闻言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好好谋划谋划,益州毕竟地势险恶,易守难攻,布置的好了,倒也不失为一块风水宝地。”
典韦哈哈一笑道:“哈哈哈,我管他去哪,只要有仗打,我就无所谓!”
赵云一言不发,只是坐在一旁,静静的擦拭着手中长枪,不过在他的眼神中,却时不时的闪过一丝寒芒,显然对于益州之行同样充满了期待。
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