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家各取所需而已……
高明离开之后,范廖也被暂时吩咐避嫌,那个文雅之士又从远处走来,拱手道:“恩相,真的信得过此子否?”
蔡京先是微微一愣,随后无奈的苦笑道:“老夫自是不信他。但又能如何?”
儒雅文士微微一愣。
蔡京接着道:“你且告诉老夫,当今天下,又有何人能信?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老夫子元佑派能信?还是说老夫那些满口忠义的门生?当时他们在江南给老夫推行当十大钱时是如何保证的,现在呢?”
“所以这天下事啊,皆为利来。若以此为前提,都不能信的情况下,老夫宁愿启用这从不满口仁义的小高。就现如今的京师情况,涉及张怀素这样贼子,办此案,还真得这杀伐决断的小酷吏不可!”
听到这里,儒雅文士道:“学生只是担心他小人得志,会在京城掀开太大的杀戮和风暴。”
蔡京淡淡的道:“都说了慈不掌兵善不理政,放心吧,闹的太过头,面上最先挂不住是高俅,而不是老夫。”
儒雅文士躬身道:“还是恩相英明。”
蔡京想了想又问道:“永兴军路经略安抚使陶节夫麾下的毕段明部,还有多久到京?”
儒雅文士这才一拍脑袋,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样子道:“原来小的那不成器的侄子毕段明、被从骁勇善战的陶节夫相公边军部抽调入京,竟是恩相一早久针对张怀素的布局?”
蔡京却叹息了一声,苦笑着寻思:是就好了,说明老夫还没糊涂,对所有局面都有把控。
可惜有苦难言的在于,蔡京虽早就打算动张怀素团伙,却没想到变量这么大,更没想到张怀素会和龙虎山、和江南明教、和马军衙门的杨博雄走这么近,敏感人物牵连出这么多!
其实最早从门生陶节夫部抽调毕段明帅精锐进京,首先是为了防备那只经过高家精心整编过的陆谦率领的队伍。
总归是当时小高衙内的杀伐决断、以及在郓城时的作为吓到蔡京了,于是恰好借和西夏停战的名誉,让毕段明部换防入京。
和一般部队不同,毕段明部在陶节夫节制下,是真正经过大量战阵洗礼的精锐。
且边军虽不是厢军,但也不是禁军。最终节制权还在中书门下,也就是门下侍郎(宰相)和中书侍郎(副相)联合签署关防文件后,毕段明部的一个军规模,就能畅通无阻进京。
这个部署其实发生于赵挺之刘逵班子时期,那两反骨仔就这么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