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延安城的清军接到阿济格的军令,率军南下一起进关中时,李锦已经带领骑兵溯无定河北上,经过绥德、米脂,又沿着榆林河河谷到达榆林城南三十里的地方。
李锦让麾下的骑兵下马休整,自己带着李来亨和一些护卫,偷偷的摸到榆林城边,查探清军的布置。
榆林城作为边塞重镇,自从成化九年,明廷将延绥镇的从绥德移治到榆林以后,延绥镇也被叫做榆林镇,榆林城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从成化九年到万历年间,历任巡抚、总兵多次增建榆林城防,城墙修的比北京的城墙都高。
榆林城现有七座城门,东城有威宁门和振武门,西面城墙开有四门,分别是广榆门、宣武门、龙德门和新乐门,城南只有一座镇远门,被面城墙建有一座镇北楼,但是楼下没开城门。南城和东城都设有瓮城,各城门均设有箭楼和千斤闸,西面城墙紧邻榆溪河,南门城外还有一条榆阳河。这样的城防,总的说来就是易守难攻、固若金汤!
姜镶他们攻不下榆林,除了高一功能征善战以外,号称九塞岩险第一的榆林城防坚固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清军围城以后,主力集中在东南两处,城西榆溪河和城外护城壕之间的空间太小,不便攻城,只有少数人马监视,防止城中顺军逃跑或者出城袭击。城北干脆没有人,北面城墙没有开城门,就是顺军想从北门出城,只能缒城而出,等大队人马都缒下城后,早就被人发现了!
李锦到榆林城下后,发现城南大营将旗有“唐”、“高”字样,东面则主要是姜镶的大同兵,同时还有几面八旗的兵的龙旗,城西则是一些蒙古人的帐篷,北面没有清军驻军。
此时没有清军攻城,但是城外地上阵亡士兵的尸体和城墙上插着的弓箭,被火熏黑的一片片印记,无不说明榆林城下刚经历一场大战。
李锦立即让随从从城北缒城而入,通知城内的高一功和田虎,李锦准备在夜里突袭南门外的清军大营,让他们在南门等候,准备接应李锦的骑兵进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