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什么事苦恼?”李来亨见李锦心不在焉,小心的问道。
李锦直接说:“我刚从伤兵营那边过来,那里缺医少药,没办法解决!”
李来亨想了一下,问李锦说:“我统帅的这些孩儿兵,义父不让上战场了,搬运物资也要不了那么多人,我明天挑一些手脚麻利的让他们去帮郎中们照看伤兵,怎么样?”
李锦听了李来亨的建议,眼前一亮,对啊,孩儿营还有一千多劳动力呢!让他们去郎中那里帮忙,学点止血包扎,以后在战场上就能直接救人了。
能解决伤兵营人手的缺口,还能让孩儿营的小孩子以后多一条出路,一举两得!
“挑一些年龄小一点的,机灵点的,去伤兵营打下手。你给他们说,让他们留心学好止血和处理伤口的方法,帮随军郎中分担点事。以后就不用担心没有郎中了!”
解决了伤兵营缺人、又给孩儿营的年轻人找了不危险的事,李锦心中轻松不少。
从孩儿营出来,李锦又上到城墙上,顺着城墙回到北门城楼。自从围城以后,为了随时知道战场情况、便于指挥,李锦就直接住在了北门。
城头的冷风吹的李锦头疼,城外敌军营寨星星点点灯火,提醒着李锦,虽然把北路清军挡在榆林延安城下,大顺的情况却依然不容乐观。
要想活下去,就要改变大顺现在的境遇,或者说找到大顺成功的方法和失败的原因,复盘一下。
但是大顺从哪儿开始败的呢?或者说大顺为什么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从巅峰迅速跌落到谷底。
自崇祯初年加入义军,一直死中求活,连接面对陈奇瑜、洪承畴、卢象升、杨嗣昌、孙传庭,明军势大,义军只能到处流窜。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