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的时候,才被揭露出来。”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宋神宗正在与王尧臣的儿子王同老谈论至和年议储嗣之事,王同老就跟宋神宗说:故父参知政事时,当仁宗服药,尝与弼及文彦博议立储嗣,会翌日有瘳,其事遂寝。”
“意思是,当时,宋仁宗正在与富弼和文彦博商议皇储的事情,宋仁宗很明显不是很中意赵曙,于是提出了另外的人选,本来应该就要敲定了,恰巧,第二天,仁宗病重,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很明显,这就是有人继续下药了,反正,只要不是文官集团的人选,那皇帝就得病重,不管你说什么,此事都得作罢!”
“然而,从之前变法就能看出来,宋仁宗就是个铁头娃,他就喜欢一意孤行!”
“你不让我立,那我偏要立!”
“然后就发生了一件更加吊诡的事……”
“这事发生在至和三年。”
“至和三年这一年,甚至都没有记载入《宋史·仁宗本纪》中,仁宗本纪内,只有至和元年,至和二年,等到至和二年十一月记载完了,就直接跳到了嘉佑元年。”
“至和三年,是只字不提!”
“很显然,想要抹除一年内发生的事情还是比较困难的,涉及的人太多了。”
“可以删除仁宗本纪中的内容,却没办法删除别的人传记中的内容!”
“就比如,文彦博列传中,就有至和三年的记载。”
“至和三年正月,仁宗在临朝受文武百官参拜时,突发恶疾,大呼‘皇后与张茂则谋大逆’,内侍脸色大变,赶忙把皇帝扶入宫廷。”
“文彦博叫来内侍史志聪了解情况。”
“史志聪说:宫廷里的事我不能向外泄露。”
“文彦博呵斥道:你们在宫廷里来来往往,却不让宰相知道天子的身体状况,目的何在?自今天开始,若皇上病情加剧,一定要告诉我,否则,以军法从事。”
“他还与刘沆、富弼计谋开启大庆殿,设醮祈祷,并留宿大庆殿外的小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史志聪看了,说,从来就没有这样的先例。”
“文彦博哪管那些,知道今天他们离去,明天就能收到皇帝的噩耗,坚持不走。”
“果不其然,是夜,开封府知府王素密告,说要报告有人谋反的事情。”
“当时,文彦博很是谨慎,没有让王素进来,他是怕中了调虎离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