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更是瞎扯淡。”
“金匮之盟是在赵光义登上皇位之后,第六年才拿出来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金匮之盟,也只有这么个说法,完全没有内容,金匮之盟中具体说了什么,也完全没有。”
“根据《宋史·杜太后传》,建隆二年,杜太后生病,赵匡胤在旁服侍,她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就说到了后周为何灭亡的原因,就是说,主少国疑,才有了他赵匡胤当上皇帝,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杜太后让赵匡胤死后,传位给赵光义!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
“但这本身就很可疑。”
“第一,建隆二年,赵匡胤刚当上皇帝第二年,此时的赵匡胤三十五岁,正值壮年,而且,赵匡胤本来就是练武的,还是个武学大家,身体好的不能再好了。”
“放眼历史,都还发生过这种离谱的事情,皇帝还健在,身体还康健,皇子也在逐渐长大,也没有生病的历史,太后就开始起草遗诏之事?这不离谱啥离谱?”
“第三,如果有遗诏,那赵匡胤临死前,肯定会让人去打开金匮,甚至,也会让亲近之人知晓这件事,至少,皇后肯定是应该知道的,但按照当时的记载,皇后很明显是不明所以的,就算赵匡胤真的瞒着皇后,那在赵光义登基当天的时候,就应该拿出这金匮之盟才对,这样,也能服众于天下,但没有!而是等到六年后才拿出来!”
“第四,按照杜太后的说法,意思是,这个皇位,应该传给老赵家最年长的,意思是哥哥传给弟弟,弟弟再传给弟弟,如果没了弟弟,再传给老赵家的年长的后辈!”
“按照这个说法,那赵光义应该传给他弟弟,或者传给赵匡胤的儿子,比如赵德昭。”
“可他没有,偏偏传给了比弟弟,比侄儿更加年幼的儿子。”
“总之,赵光义经历的一系列行为,就不是顺位继承应该有的样子。”
“而伪造这金匮之盟的,自然也就只有赵普了!”
“当初,赵普与赵光义有矛盾。”
“但赵普被贬之后,想要重新站在巅峰,就只有投靠赵光义。”
“太平兴国六年,也就是赵普拿出这金匮之盟前后,赵普被授为守司徒兼侍中、昭文馆大学士,封梁国公,实现第二次拜相!”
“当然,还有一个证据!”
“赵光义好色,这一点毋庸置疑,小周后就不用说了,那几乎成了众所周知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