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清晰可见。
在此期间又发生了两次模型缺陷都因为伽利略的及时发现成功避免的降维失败的结局。
原本预估在100个小时左右的降维过程因为多次发生模型缺陷的缘故硬是拖到了120个小时,最后一天晚上7点左右实验室的红色警示灯亮起,质子降维的过程正式结束。
降维后变成直径十米的质子静静地漂浮在实验舱的中心在蓝色的光源下像是漂浮在海水中的透明水母。
降维结束后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在质子表面刻画各种电路图,墨子矩选择的是使用光子夹将直径仅仅为0.001纳米的导线和一些用于纳米机器人上的元器件植入质子的表面。
这又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好在只需要将准备好的电路图和材料放入特制的机器臂中自动程序会精准地完成这一切。
这些都是微观操作,当机器臂开始工作时人的肉眼是看不到任何变化出现在质子表面上的,但是一旁的屏幕上在显示各种材料飞快地被光子精准地植入质子的表面。
这里是墨子矩的强项伽利略是不太懂的,就是这些材料如何和质子表面紧密相连的他都搞不太明白。
不明白不要紧只要能顺利的将集成电路刻画在质子的表面就OK了。
刻画集成电路又花费了近一周的时间才完成,这个时候的质子已经从透明的球体变成一种有点磨砂的感觉了,这是植入其中的导线和元器件遮挡了光线的缘故。
因为是在质子表面进行的集成电路的刻画,墨子矩在材料上尽可能地选择质量较轻的材料,植入质子表面的这些导线和元器件的总质量小得都可怜,加在一起才和一粒灰尘的重量相当。
即便如此这个质量对于一颗质子而言依然过重了,从一开始墨子矩担心的就是当一切都完成后质量突然增加这么多倍的质子还能不能升维还原回去。
在超弦理论中低维度的一些参数在高维度中并不相通。
就比如在二维空间内很大一张面积的物体变成三维世界的物体后并不一定会很大。想象一下你用铅笔在一张A4纸上画了密密麻麻的线条。
A4纸就是二维的世界线条作为一个整体占据了这个世界超过80%的面积是不是很庞大?可是如果将铅笔留下的痕迹全部还原成笔芯的状态。能够占据一张A4纸80%面积的线条实际才用了多少笔芯呢?
超弦理论中并没有给出相关的数学模型,墨子矩也无法判断在高维世界中物体的质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