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姓周,娘家在北山北边。
本来北山北边来到南边不太容易,要翻山越岭,但是就有那么一条小小的山道盘旋着越过北山,随着岁月,走的人多了,山道也就变成了大道。
母亲娘家就在那座山北脚下的村子,叫做北境村。
姥姥六十大寿,外嫁的姑娘都要回村祝寿,小孩子的母亲也不例外。
母亲受到小孩子走失三天的惊吓,不敢让孩子与自己离开半步,在教训完大儿子大女儿之后,骂了一顿闷声不吭的教书匠丈夫,便将孩子裹到怀里回了娘家。
这是小双记忆中第一次去山外,去姥姥家。
显然,作为穷人的母亲似乎不太受待见,舅舅姥姥不要说,就连小孩子对这个回到娘家的姑姑也不太待见,连累着那个胆大包天胆敢三天不回家的小孩子也一起不待见起来。孩子们蹿房越脊,二十几个孩子要多热闹有多热闹。小孩子极为羡慕,挣脱母亲的怀抱步履蹒跚的来到孩子们中间。只是,那些孩子无一例外对这个瘦小难看的外来者极为排斥,即使当着大人的面也毫不留情,要不就是一脚踢趴下,要不就是一搡一推,将孩子推到土堆里再埋上一些土,然后一声“跑”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将孩子留在那里一脸懵逼。孩子们似乎得到了欺负弱小的乐趣,有时候会主动来到近前,一番打打闹闹,将孩子弄的和土耗子一样,心满意足的哈哈大笑散场。
母亲看不过,与孩子们据理力争,只是,孩子的大人们往往一阵嬉笑:“都是孩子,难不成还能打一顿?”
姥姥是一个看起来很刻薄的人,嘴唇薄薄的,满是皱纹的脸像是隐藏着什么东西,让人看起来害怕。姥爷躺在炕上,有时候坐起来看着窗外,见到小孩子爬墙头上树,就会大吼一声:“找打!”
所以,小孩子最不愿看见的就是这两个人,就是玩也要远远的避开他们。
看来,母亲没有带来什么寿礼,柜子上的好东西小双没见过。
小孩子看着流口水,那些纸包纸裹的东西一定很好吃。
母亲大着胆子打开一包,从里边拿出一块糕点,偷偷的塞给儿子。儿子大口吃掉,没来得及抹掉嘴上的残渣,就挨了一耳光。
大舅有些不屑的看着他的二姐,眼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母亲抱起孩子,走出了院子。
母亲身后,一大群孩子言语粗俗,手指弹着自己的脸,示意丢人!
母亲哭着回家,在母亲怀里的小孩子不知所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