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地方的下放人员,齐韵如就有些鞭长莫及了,反正管不了就不必管,自己也不是什么救世主。
之所以帮助他们,也是自己知道他们都是好人,都是被这扰乱的时代所伤害的人,或许帮一帮身边的人,自己能够心安一些。
倒是因为齐韵如的符箓,两个村子的人都对牛棚里的下放人员讳莫如深,能不惹就不惹,能不碰就不碰,因为他们发现,只要他们欺负了牛棚的人,他们必会倒霉。
让这些因为各种原因下放的人员,在前后沿河村两个村子,都活的很是滋润。
不过齐韵如不知道的是村里这两帮下放的人员,之所以能够下放到他们村,可都是找了关系的。
这关系,多多少少都跟秦建富有那么一点点关系,最后都拜托到了秦建富这里。
之所以选择这里,有一部分原因便是谢泽怀一家来到这里的原因,他们不知道村里有齐韵如和乔世御两个比较厉害的大夫,但他们知道下乡之后是一定会需要大夫的,选择跟谢泽怀下放到一起,至少未来的生命有保障了。
另外一个选择这里的原因,便是村里的富裕程度已经超过了其他大部分村子,不仅仅村中的产量高,环境好,村里也有很多工人,这跟在城市生活也没差多少了。
所以对于下放人员来说,前沿河村就成了香饽饽。
当然这香饽饽不光对于下放人员来说是,对即将而来的大规模下乡的知青们,依然是香饽饽。
是的,1968年到来了。
由于前两年的运动导致很多学校都停课了,学生们都在家呆着,同样,很多初中高中毕业或者快毕业的人来说,都在家待成了二流子。
十五六岁十七八岁的孩子们在前一段时间闹腾的厉害的时候,自发组成了红帽子,走街串巷,斗鸡斗鸭,斗牛斗狗,也同样斗人,就没有他们不能斗的。
后来不让闹腾了,他们便组织起来,有的成了街溜子,有的组织一伙人打牌,也有的除了吃就是睡,简直让家长和领导们操碎了心。
好在,上层领导发现了他们的难处,直接将这些无所事事的人派下乡去。
报纸上刊登了国家领导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于是,一大批在城市里无所事事的有志青年们,高喊着“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走进基层,服务人民”的口号,开启了华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人口迁徙活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