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能想到这些,杨佩宁肯定也能想到,所以他早晚会发现我撒了谎,也就是说我必须尽快把“问题”搞清楚,然后再想办法去应付他。
念头一闪而过,我立刻开始尝试着、回到之前“好像撞到什么东西”的位置上,但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个办法有没有用。
“在某个位置看到了某个东西、想再看到就要重新回到那个位置”,是三维世界所惯用的、一种类似对照试验的行为习惯。
但此刻发生在这里的事情,似乎不只有三个维度,所以我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没想到还真成功了。
在我、或者说我的视网膜,处于某个特定位置的时候,那团杂乱的“线条”又出现了。
虽然这次它还是一闪而过,但却比刚才多持续了大概十分之一秒——换句话说,这次的画面总共持续了五分之一秒。
这给我造成了一种类似“视觉暂留”的观感,也就是我能清楚看到那个画面、却无法看清画面中的全部细节。
可即便是这样,我还是看出那个画面和几秒钟前相比、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几处不同。
首先是那团杂乱线条的造型。
我上次、也就是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它就像一颗无意中掉进煎锅的鸡蛋。
蛋液从破裂的蛋壳中流淌出来,在沸腾的热油中肆意流淌、膨胀……最后连同蛋壳一起,凝固成一个难以描述的奇怪形状。
而这次再看的时候,它的形状明显规整了许多,虽然还是一样的难以描述,但至少不像之前那么杂乱了。
另外一处不同,体现在那团杂乱“线条”的颜色上。
第一次它只持续了十分之一秒,我根本来不及注意太多,只记得那些线条是一种灰白、或者银白的颜色。
而这次它变成了一种极致的黑色,就像“宇宙之旅”中的十一颗“黑点”、又或是我第一次在水下溶洞见到的【黑境】那种,比黑暗更加黑暗的极致黑色。
这种熟悉的感觉,让我隐约生出一些朦胧的思路,不过还没等它们具体起来,就全都被我扫进了垃圾桶。
因为这些变化并不重要、其背后可能隐藏的联系也不重要,至少此刻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那个画面、或者说那团“线条”所体现出的信息。
那可能是杨佩宁的“目的”,我只有掌握它,才有可能在接下来的博弈中扳回一城。
想到这,我又开始调整角度和位置,试图再看一眼那个画面,但这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